我們都知道新員工在入職的時候,一般單位只給他簽訂了入職相關手續,并沒有簽訂其他的文件。員工在公司工作一段時間后,對任何手續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自己算不算有簽訂勞動合同,致使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保護,那辦理入職但沒簽合同公司承擔責任嗎?下面就詳細介紹。
只簽了入職須知算沒簽勞動合同嗎?公司要承擔責任嗎
其實在現在,只要雙方明確了合同的具體內容,比如說工作內容、勞動報酬等,那么即使是入職須知,也算是簽訂了正式的書面勞動合同。
隨著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應用,現在許多公司都會以傳輸郵件的形式跟員工確定簽約方向,雖沒當面跟員工說明工作的主要情況,但只要雙方就主要內容確定到了就可以,目前一般是通過電子郵件、短信、微信等方式溝通。
所以,只要你跟公司簽的入職須知有說好具體情況的,那么公司那邊對積極簽勞動合同沒什么過錯,不用為此承擔什么法律責任。
當然,要是公司發的入職須知只是通知幾點到達公司什么的,根本沒說明工作內容以及報酬什么的,那么就要注意及時提醒公司該簽正式的勞動合同了。要是對方不肯簽的,就要注意積極去勞動檢查部門投訴。而在法律上,從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公司沒簽勞動合同的,那么可能要接受下面的處罰:
1、沒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要支付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要是一直沒去簽勞動合同的,從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的,那么不僅得按規定支付規定的工資,還得額外支付增加一倍的工資作為懲罰性賠償,并且這個情況下,支付的時間最多是11個月。
2、沒簽勞動合同,將面臨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不屬于第一種情況的,那么就是在從用人單位開始啟用勞動者之日起滿一年了,那么在這個時間段的就不再是支付二倍工資了,而是直接要跟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了。
簽訂勞動合同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手續,在日后的工作中如果出現糾紛就要進行維權,有力的一個證據就是簽訂的勞動合同,雖然沒有勞動合同可以進行維護一定的去權利,但是為了保險起見簽訂勞動合同最為妥當。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證明調解書無效
2021-01-04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轉載侵權責任是什么
2021-02-04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怎樣解決保險公司實際償付能力低于規定標準的問題
2021-03-14保險公司辦理索賠手續的程序具體是怎樣的
2021-03-12失業保險調劑金是什么
2021-02-25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土地經營權是怎樣抵押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