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生初到職場,應該提高自我防范意識,被單位錄用后,記得要求對方簽訂一份勞動合同。而實際生活中,不簽合同的情況大量存在。這種沒有書面合同,雙方保持的勞動關系是事實勞動關系,員工有權要求單位賠償。那么,事實勞動關系的賠償標準是什么?我們一起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事實勞動關系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該在勞動者入職后一個月內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沒有簽訂的應該支付雙倍工資,超過一年未簽訂的視為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該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因此,勞動者可以要求單位支付你雙倍工資的差額,并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勞動合同法》同時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沒有按照法律規定交納社會保險,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辭職,并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
二、認定事實勞動關系從幾方面入手?
根據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
判斷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雙方是否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
2、用人單位是否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3、用人單位是否為勞動者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
三、哪些情況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1、沒有書面合同形式,通過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2、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后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綜上所述,認定事實勞動關系可以從幾方面入手,包括看員工是否提供了勞動、是否從單位獲取報酬,并接受其管理。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事實勞動關系的賠償標準是雙倍工資,員工可以向仲裁委提出確認勞動關系仲裁。經過認定,情況屬實的,單位要補簽合同,并承擔賠償。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撞人處罰標準
2020-12-29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兒子對父母不孝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07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車險責任應賠償多少比例?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