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業在運營困難的時候,往往會通過裁員來減少財政開支,這就涉及到提前解除合同的問題,還需要支付代通知金,需要企業主管對代通知金在法律上的規定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下面,就由小編就代通知金參與扣個稅嗎來整理一下相關資料。
一、法律依據。
1.《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2.《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支付標準。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三、是否扣個稅的界定。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了解了代通知金參與扣個稅嗎的相關資料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在法律上對代通知金是否扣稅有著嚴格的界定,應當結合具體情況來進行判定。當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應該多多查閱相關資料,或者建議咨詢律師,以獲得專業的解釋,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020年終獎個稅怎么算?公式,基準是什么?
勞務報酬個稅申報是什么意思
年終獎個稅公式是怎么樣的?年終獎怎么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危險駕駛罪判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01離婚財產分割起訴狀受理收費多少錢
2021-03-06交通事故鑒定責任還需要繳費嗎
2021-01-30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停工留薪期是否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4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公眾責任險是指什么
2021-01-17如何申請飛機延誤賠償
2020-11-13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3-16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