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果要裁員的話,必須要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情形下進行,否則的話就是違法裁員,此時需要承擔不利的法律責任。而對于被裁減的員工,其實也有范圍的要求,另外也要對被裁減的員工做出相應的賠償。那么企業裁員如何賠償員工呢?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企業裁員如何賠償員工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以上規定,個別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為等同于規模裁減人員為:一個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資,其中月平均工資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企業該如何合法裁員
1、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并提供有關生產經營狀況的資料;
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
3、將裁減人員方案征求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對方案進行修改和完善;
4、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行政部門的意見;
5、由用人單位正式公布裁減人員方案,與被裁減人員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按照有關規定向被裁減人員本人支付經濟補償金,出具裁減人員證明書。
律霸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此。按照《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此時需要結合被裁減勞動者在單位的實際工作年限來計算賠償金數額,其中工作年滿一年的,自然就要支付一個月工資作為賠償。
企業經濟性裁員流程
裁員補償交稅嗎?裁員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沒有簽訂競業限制協議能否追償
2020-11-16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兒童游泳館溺水責任在誰
2021-01-17如何證明與單位存在勞動關系
2020-11-14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我國保險合同解除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0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保險法車險有哪些新變化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