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生入職材料是什么?
1.協議書 2. 報到證 3.入職合同書
三方協議不是勞動合同!
那么什么是三方協議?
三方協議是《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是應屆畢業生在第一次就業的時候必須簽署的協議,由學生本人、畢業的學校、學生要去的單位三方簽訂,故稱《三方協議》,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
三方協議≠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三方協議只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之間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
1.有效期:三方協議:簽約日至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正式接收后終止勞動合同:在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生效
2.簽訂身份:三方協議:學生勞動合同:勞動者
3.內容:三方協議:畢業生自身情況,不涉及報到工作后應享有的權利義務。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報酬、勞動義務、工作內容、勞動紀律等,權利義務更為明確。
簽訂三方須注意的5個細節:
1. 用人單位名稱:要看填寫的用人單位名稱是否與單位的有效印鑒名稱一致;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
2.實習期:外企、合資企業、私企一般采用試用期,根據合同期的長度,可以從1―3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國家機關、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見習期,通常為一年。
3.戶口:問清單位是否解決戶口。如果對方承諾解決,一定要寫到三方協議后的備注欄里。
4.待遇:
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注欄中說明,如發生糾紛,可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主要包括:
工資:要注意分清稅前稅后,一年發多少個月或年底是否雙薪等;
獎金:很多單位獎金占收入很大部分;
補貼:有些單位會有通訊、住房、伙食等各種補貼;
福利:生活福利、子女福利等;
股票:了解公司是否可以讓員工購買股票,尤其是即將上市的公司;
“五險一金”:要注意單位的繳費基數,是否遠遠低于你的實際工資,避免單位在上面做文章。
5.發展機會:
問清自己的具體職務崗位和工作內容,考察公司的培訓體系如何,了解加班和出差情況,綜合衡量自己未來在這家單位的發展機會。
沒有三方協議是種怎樣的體驗?
首先,沒有簽三方協議,畢業以后,要么你的檔案委托學校保管,要么委托戶口所在地的人才中心保管。因為戶口一般不和檔案分離。如果牽涉到落戶,沒有簽三方協議,可能就會戶口打回原籍。如果不牽涉落戶,就無所謂了,只是你的身份由應屆生變為社會人員而已。
如果是剛成立的創業公司無法簽三方只能簽訂勞動合同,這也沒什么不妥,只是你應當知曉派遣的相關情況。
報到證是什么?
報到證是應屆普通全日制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報到的憑證,也是畢業生參加工作時間的初始記載和憑證。
報到證分上下兩聯(內容相同),上聯(藍色)由校就業指導中心寄發給畢業生,下聯(白色)則放入學生檔案內(人事檔案屬國家機密,不允許個人持有。如果你的用人單位擁有檔案管理資格那么你的檔案就放在單位;如果沒有,那你的檔案放在人才市場類的檔案保存處。若你沒簽就業協議書,那你的檔案就直接打回原籍)。
在這里必須要重點說的是,很多人在畢業后沒多久就把報到證丟了,而當若干年后單位希望將你提干要求出示報到證時,很多就沒有了,而只能再跑回某地去重新開證明,這時的證明可就沒那么好開了,所以還是勸畢業生保管好報到證。-
大學生在入職的時候,準備好相應的材料,了解企業的入職手續是非常必要的。大學生初入社會應該注意是,依據我國相關勞動法規規定,工作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所以,在找到工作后,入職的第一件事,就是應該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入職不滿一月五險一金怎么交
入職前需要提供工資條嗎?
大學生畢業入職簽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一般采取哪些方法
2020-12-12單位如何約定勞動合同期限
2020-11-21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學徒給師傅幫工是否應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21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財產保全后還能強制執行嗎
2020-12-18女子分手后生下孩子,男方否應當承擔撫養費
2021-02-24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勞動仲裁單位什么情況下讓和解撤訴
2020-12-24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車輛被毀,保險公司按保險金額賠償
2021-02-09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出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0-11-20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