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濟補償金個稅2020如何計算
根據《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文件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該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
4.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給勞動者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1、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
經濟補償金一般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而這通常也是在雙方終止勞動合同的時候支付。往往在用人單位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需要根據勞動者在單位的司齡來計算應當支付多少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但要是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則一般支付經濟補償金2倍的賠償金。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如何計算的
經濟補償金要不要算上加班費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未簽勞動合同 工傷賠償該如何計算
2021-03-07事故全責方死亡家屬能要求無責方賠償嗎
2021-02-07長期使用他人贈送的未過戶車輛構成何罪
2021-03-21出賣人將房屋贈與女兒怎么辦
2021-02-26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警察能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4勞務派遣能否獲得賠償
2021-01-18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1-02-24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履行哪些責任
2021-01-30當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15保險法調整范圍有哪些
2021-03-03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