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圍繞勞動合同產生的糾紛多不勝數,而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工資問題。不管是勞動者還是用人單位,在這個時候都想知道該通過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勞動合同糾紛。接下來,律霸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勞動合同法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一、勞動合同糾紛處理方式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勞動合同糾紛的處理依據
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法》第24條、第26-28條、第32條、第79條、第82條、第83條、第9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15條、第2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相關規定。
處理集體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51-56條,及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集體合同規定》。處理勞務派遣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57-67條。處理非全日制用工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68一72條,及2003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經濟補償金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第85條、第87條,《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處理競業限制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24條。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對勞動爭議的范圍作了明確界定。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主要有四種,即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不管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通過哪種方式解決,小編都是贊成的,前提是這種方式合法。同時,也可以選擇幾種方式進行解決,但勞動仲裁是勞動訴訟的前置程序。這點還請各位多注意。
:
勞動合同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
勞動合同糾紛上訴狀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沒有劃分責任,能不能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30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國有控股企業能破產嗎
2020-11-15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何時開始喪失繼承權
2020-12-16集資房買賣合同效力如何
2021-01-30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人壽保險理賠的相關標準有什么
2021-01-09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沒給員工交保險是民事糾紛嗎
2021-03-08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2021-01-07個人土地轉讓協議書
2021-01-06土地復墾條例實施辦法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