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在醫療期時,不能正常工作創造價值,有的用人單位會因此選擇開除員工,但是用人單位單方面宣布開除員工顯然是不可行的,需要與醫療期內的勞動者協商支付一定的補償金后才能解除勞動合同,醫療期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補償標準是什么?
一、醫療期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補償標準是什么
?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的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7條的規定: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支付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
二、 ?工傷醫療期滿不上班處理方法
工傷醫療期滿后不來上班,可以調整崗位,但是不能辭退勞動因為工傷員工本身的特殊性,勞動法對其權益有著特別的保護規定。對于一至六級工傷員工,用人單位應保留勞動關系,除非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單方面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五至六級工傷員工嚴重違紀除外)。
而對于七至十級工傷員工,用人單位只有在以下四種情形才能與其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
1、勞動合同期滿終止不續簽;
2、工傷員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3、工傷員工存在嚴重違紀的情形;
4、用人單位破產、被吊銷營業執照、關閉、撤銷或注銷等情形的。
除此四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能以其他理由與工傷員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對于上述問題中的八級工傷員工長期休病假不來上班,因為該員工屬于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員工,如果員工確實存在傷病,在員工主觀無過錯的情況下,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其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因此,因為員工的工傷身份,即使其醫療期滿不能來上班,或者上班不能從事原有工作,公司調整崗位后仍不能從事,用人單位也不能單方面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醫療期內要與勞動者解除合約這一行為是略有不當的,所以更應該與勞動者協商達到使之滿意的結果后才能解除勞動合同,其間支付勞動者相應的賠償是必不可少的,上文中給出了醫療期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補償標準,希望能給勞動者一些幫助。
?工作中受傷,沒簽勞動合同怎樣維權?
?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期限是幾年?
?沒蓋章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空置房物業費70%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1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未經村民同意便將礦私自承包給別人違法嗎
2021-01-23村民侵占耕地不給怎么辦
2021-01-30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得交嗎
2020-12-07土地流轉和承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8買二手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21如何結轉房地產企業的成本
2021-03-20什么是城中村改造
2021-01-13舊城改造安置區初定 開發商介入減財政壓力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