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上,當我們從學校出來進入社會到企業工作的時候,入職時我們都會跟企業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很多時候,入職后我們覺得這家企業不適合自己或者已經跟其他的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并開始上班后有更好的單位想挖我們過去并且很急,時間不允許我們走正常程序離職時,那么勞動合同備案后自離后會有什么影響嗎,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來總結下。
一、勞動合同備案后自離后會有什么影響嗎?
簽了勞動合同自離,如果勞動者沒有任何依據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但不給經濟補償金,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的規定,給單位造成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1)如果勞動者的自離給用人單位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用人單位可以從勞動者的工資中扣除一部分工資作為一定的賠償。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二、什么情況勞動者解除和終止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2)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4)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5)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6)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7)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8)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10)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11)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12)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關于勞動合同備案后自離后會有什么影響嗎這個問題,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總結的相關條例,自動離職用人單位是有權利要求我們賠償的,但是在我們生活中自離后一般都是企業不給我們發放最后一個月的工資作為補償,如果在情況的允許下,我們還是要走正常的離職手續比較好,跟兩個企業都溝通下,如果我們是有更好的發展,企業也會人性化的盡快給我們辦理離職手續的。
員工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勞動合同終止的一些特別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雇傭童工怎么辦
2020-12-18涉外婚姻離婚要怎么應訴
2021-03-04訴訟時效超過20年,法院受理嗎
2021-03-13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銀行按揭貸款購房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2-27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學生在校住宿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3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意外險哪時候理賠
2021-02-05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