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期內,法律不允許用人單位解除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合同。但如果是在醫療期屆滿之后,則符合條件的則也還是允許解除勞動合同,不然的話對單位來講就太不公平了。而此時符合條件下解除勞動合同,往往會涉及到補償的問題。那么醫療期到期解除勞動合同補償是怎樣的呢?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1、醫療期滿后勞動者未痊愈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
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第四十六條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
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2、醫療期滿后勞動者參加勞動能力鑒定的情況: 《勞動部關于印發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勞部發[1995]309號)規定: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后,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后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3、醫療期滿后醫療補助費的支付依據: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第六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于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從原則上來講,在醫療期內不允許解除勞動合同。當然原則之外也是有例外情況的,如果在醫療期屆滿之后勞動者不能繼續從事原來的工作,同時也無法勝任新安排的工作,則此時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怎樣補償?
202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破產法司法解釋
2021-03-20無期徒刑最少服刑多少年才會被釋放
2020-12-15遺贈與生前贈與有什么區別
2021-03-21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違約損害賠償與侵權損害賠償的不同
2020-12-03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對方未履行合同如何處理
2021-03-02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房地產評估有哪幾種評估類型
2021-01-14學校為什么不能建集資房
2020-12-27人事入職交錢合法嗎
2021-01-12聘用制解除合同多久
2021-03-07怎樣進行意外險理賠
2020-12-15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