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過程中各司其職,其實對整體工作來講是很有幫助的,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現實中有的員工在未通知用人單位的情形,就私自離職直接不來上班,這對工作的開展并沒有什么好處,另外也會給單位造成一定的損害。那如今員工私自離職勞動合同解除會有什么后果呢?詳細內容請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一、員工私自離職勞動合同解除有什么法律后果
員工擅自離職,而用人單位沒有及時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與員工的勞動關系,在法律上依然存續。
對員工來說:實際付出勞動的工資待遇、離職證明等拿不到。
對企業來說:若員工在外發生人生意外傷害,尤其是死亡的,單位有涉及賠償責任的風險。
二、員工擅自離職的應對方法
1、單位以書面的形式送達通知書
遇到員工擅自離職的,用人單位應當以書面形式送達通知書,限定員工在指定是時間內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內不上班的處理措施。
2、員工擅自離職達到辭退標準的
用人單位應當將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宜公開,并以書面形式送達離職通知書給員工,通知其前來辦理交接工作以及離職手續。
通知書的送達,用人單位應采取掛號信或EMS形式,將通知書送達至員工信息登記的住址、身份證地址,或者經濟聯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執。送達日期,以簽收日期為標準。若員工不簽收,或郵寄信被退回,用人單位應當完好保留郵寄信,如有爭議發生,至開庭時方才當仲裁員的面打開郵寄信,以證明用人單位履行了通知義務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意愿。必要時,用人單位可以在報紙上登聲明,自通告之日起滿30天視為送達。
另外,如果員工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的,造成用人單位損失的,用人單位可以申請仲裁,要求員工賠償損失。如果用人單位為員工支付了培訓費用,而員工未到期離開的,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賠償培訓費。如果員工未與公司辦理離職手續就到其他公司上班,造成原公司損失的(有實際數字證據),公司可以要求員工賠償損失。
哪些情況下企業解除勞動合同不用付賠償金?
工傷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補償呢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致人死亡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4疫情如何申請房屋減租
2020-11-19自然災害死亡由誰賠償
2021-03-08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是否適用回避
2021-01-18現在軍婚需要單身證明嗎
2021-01-31車禍臉部哪種程度可以評級
2020-12-27商標糾紛法院調解的效力
2020-12-01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員工長期離崗勞動關系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26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