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解除,其實不僅僅是用人單位享有解除權,作為勞動合同的另一方——勞動者,其實也是享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此時因為實際解除勞動合同的主體不同,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的情形不一樣。那么員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員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13種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2、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4、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5、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6、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7、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8、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10、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11、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12、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用人單位沒有違法的情況下,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一般是沒有經濟補償金的。
二、職工提前辭職要交違約金嗎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
從表面上看,法律似乎規定了勞動者絕對的辭職權,但實際上,理解《勞動法》第31條應結合《勞動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而勞動合同期限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是勞動合同中的必備條款。違反勞動合同期限,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應屬違約行為,應當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現實中,即使勞動合同的期限沒有屆滿,此時也是可以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但無論是哪一方要求解除勞動合同,這個時候都要在法律規定的情形來解除才行,否則構成違法解除的,自然需要對另一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這方面與單位產生了爭議的話,也是可以委托我們的專業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2020年最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徽省2013年交通事故十級傷殘賠償標準
2021-03-02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試用期工資的約定
2021-02-07人壽保險多長時間生效
2021-02-24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合同如何變更
2021-01-30保險公司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5保險合同簽字由配偶簽字有效嗎
2020-12-0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棚戶區改造補償不合理可以提高嗎
2020-12-11拆遷安置房可以改名嗎如何改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