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勞動者和單位有了合同之后出現的糾紛就需要引用勞動合同法的條文進行處理,但是很多人只了解到勞動法的規定卻因為很少主動簽合同而忽視了與合同方面有關的法律規定,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比較重要的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是什么?
一、勞動合同法39條規定的情形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其中涉及到第二十六條我也列出來
第二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延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是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而制定的法律(參見該法第一條)。
2007年6月29日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合同法共分8章98條,包括:總則、勞動合同的訂立、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特別規定、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
勞動合同法是規范勞動關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屬于社會法。
勞動者若是發現了單位出現了文章所提及的情形就需要及時到有關部門或者法院尋求維護權利的救濟,否則單位作出的侵權行為就會讓勞動者難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彌補損失,在維權過程中建議直接委托律師。
2020年最新《勞動合同法》增改條文
2020最新勞動合同法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多少年
2020-12-20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
2021-02-28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2020-12-17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工傷有工資嗎,工傷工資怎么規定的
2020-11-28房屋抵押給擔保公司后能否買賣
2021-01-15要約與要約邀請有哪些區別
2021-02-02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返聘工資爭議可以仲裁嗎
2021-02-07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