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書面的勞動合同衍生出來的一些勞動關系的責任和義務都是受法律保護的,尤其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涉及到的經濟賠償問題是職工自己不能忽略的。其實在勞動合同法當中提到了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的這種說法。可能有些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也不是特別的清楚。
一、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依據是什么?
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員工離職有哪些注意事項?
簽離職協議時細節問題處理
1、在協議中明確誰申請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根據法律規定,如果是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則需要向員工支付一年一個月標準的經濟補償金。
2、經濟補償金問題處理
如果涉及到經濟補償金的,根據《最高院關于勞動合同法的司法解釋三》第十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辦理相關手續、支付工資報酬、加班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達成的協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且不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應當認定有效。所以,只要雙方能關于經濟補償金達成一致,不是按法律規定的標準履行的,也可認為有效。
3、補償項目項目處理
協議中最好能羅列全部的補償項目,或者有“包括但不限于”以及“以后再無其他爭議”等表述,以便一次性全部解決。
通知手續需到位
關于通知手續的到位,最主要在于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的情形,包括合同到期不續簽、員工違紀解除,特別是不辭而別的情形。
這是我國勞動合同法當中針對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公司應該補償的經濟標準一般都是按照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計算,其中提到如果職工在公司工作的時間并沒有滿一年,按照職工本人在公司工作的月數來計算平均工資的。
勞動法合同到期不續簽賠償2020有哪些相關規定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解除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商標駁回復審期限要多久
2021-01-11什么是贍養
2021-03-01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如何進行商場受傷索賠
2021-03-10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勞動糾紛多長時間內能去仲裁
2020-11-24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論保險合同的有效訂立
2021-03-02“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保險代理人收取保費不交公司如何定性
2021-02-01土地轉讓村長簽字蓋章有效嗎
2021-03-15如何認定土地轉讓合同效力問題
2020-12-30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以及糾紛處理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