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爭議解決方式有哪些?
1、協商
合同當事人在友好的基礎上,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這是最佳的方式。
2、調解
合同當事人如果不能協商一致,可以要求有關機構調解如,一方或雙方是國有企業的,可以要求上級機關進行調解。上級機關應在平等的基礎上分清是非進行調解,而不能進行行政干預。當事人還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機關、仲裁機構、法庭等進行調解。
3、仲裁
合同當事入協商不成,不愿調解的,可根據合同中規定的仲裁條款或雙方在糾紛發生后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4、訴訟
如果合同中沒有訂立仲裁條款,事后也沒有達成仲裁協議,合同當事人可以將合同糾紛起訴到法院,尋求司法解決。除了上述一般特點之外,有些合同還具有其自愿的特點,如涉外合同糾紛,解決時可能會援引外國法律、而不是中國相關的合同方面的法律。
二、勞動合同糾紛的處理依據
處理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第24條、第26-28條、第32條、第79條、第82條、第83條、第9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15條、第2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的相關規定。
處理集體勞動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第51-56條,及2004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規定》。處理合同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57-67條。處理非全日制用工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68一72條,及2003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 關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問題的意見》。處理經濟補償金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46條、第47條、第85條、第87條,《違反和的經濟補償辦法)。處理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勞動合同法》第23條、第24條。
為了更好的保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時,雙方也是需要在確定勞動關系后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任何一方做出了違法勞動合同或者勞動法的行為后,另一方也是可以通過調解或者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必要時可以通過勞動仲裁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勞動合同格式范本
不同意調崗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法律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物運輸遭遇暴雨致損屬于不可抗力嗎
2020-11-27簽訂無限期合同離職有賠償金嗎
2021-01-09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機動車雙方責任一方不修拖著怎么辦
2021-02-27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合同中怎么排除協議管轄的約定
2020-12-23自愿放棄房產聲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22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用人單位單方面調崗降薪勞動者如何應對?
2021-02-28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觀察期是否屬于格式條款
2020-11-29土地出讓金的是什么,土地出讓金的返還方式有哪些
2020-11-13同住人有權得到公租房拆遷補償款嗎
2020-12-14我家沒有納入拆遷紅線范圍,可以申請拆遷嗎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