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補償年限計算標準是什么?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計算經濟補償金參考的工資是什么?
計算經濟補償時,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關于一個月工資是勞動者本人月工資、本企業的職工月平均工資還是當地月平均工資,在勞動合同法制定過程中進行了討論和研究,最后規定月工資是指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之所以如此規定,主要有以下考慮:
1、保持制度的延續性,原有規定有不足的,適當進行修改。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低于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按企業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按照該規定,月平均工資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內容,這樣的規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護低收入勞動者的權益,但失之于設計過于復雜,不利于勞動者掌握。同時也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做法不同。因此,勞動合同法統一了月平均工資的內容,這樣便于操作,一目了然。
2、講究公平性,平衡勞動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合同法規定月平均工資為勞動者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這樣的規定一方面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有的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年限比較長,最初的工資可能比最后的工資要低得多,考慮到物價等因素,因此勞動合同法規定了以最近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標準。另一方面也考慮到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勞動者的經濟補償應與勞動者本人的工資收入相適應。一般來說,某一崗位的工資受市場規律的調節,有的工作崗位的工資水平很高,有的工作崗位的工資水平較低。
很多時候,單位和員工解除了勞動合同,單位要承擔經濟補償金。對于支付標準和年限,勞動合同法里面有相關條款。其中明確經濟補償金的支付年限最高是十二年,標準是工作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這里要注意,如果員工的月工資很高,則計算基數不超過平均工資的三倍。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拖欠工資經濟補償金是多少
競業限制與經濟補償金爭議怎么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營企業有人數要求嗎
2021-02-05商標侵權如何取證,商標侵權如何收集證據
2020-12-01夫妻可以為對方做擔保人嗎
2020-12-08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老人有存款能要贍養費嗎
2020-12-15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超市顧客摔傷賠償責任誰來負
2021-01-09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哪些情況下解聘職工要給補償
2021-03-18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現金價值的扣除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7遲交保險費會有哪些后果
2021-01-05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