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的屬于兩種不同形式的合同,兩者之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聯系,二者都屬于用于調整勞動關系的一種重要形式和制度。
無論是哪種合同主體,當事人雙方都需要牢牢遵守合同上面的約定,履行合同上面的義務,盡到自己應該盡到義務,對待當事雙方不得存在欺瞞隱藏的行為。在過去的發展當中,集體合是以勞動合同為基礎所衍生和發展起來的,實際當中,只有雇主和雇員之間的勞動關系經過勞動合同的確立后,才會有集體合同。
兩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會有不同的約束力度,合同中表明了雇員和雇主之間相同的權利義務,但是又各具特色。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目的不同。集體合同的實行主要是為了維護勞動者自身的合法權益,能夠更好地對勞動關系進行調整和改善,對企業和勞動者自身的發展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而勞動合同更多的是確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系,以合同的形式明確雙方具體的權利與義務,可以說勞動合同其目的就是在于對勞動關系的建立,以合同的形式保護雙方的權利與義務。
2.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主體不同。集體合同的主體是全體員工和雇主的工會代表,是企業與由企業工會代表的全體職工;勞動合同的主體是雇主和其雇傭的員工,在我國指的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個人。
3.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內容不同。集體合同不僅明確勞動者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還要包括涉及勞動關系的各個方面,內容廣泛具體,切實到各個方面。勞動合同明確的是勞務者的工作范圍和具體內容,勞動合同內容多是關于勞動條件的規定。
4.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不同。在效力表現上,集體合同的效力是比勞動合同高的,集體合同對于企業的全體員工都適用;而勞動合同僅僅對勞動者個人具有約束力。同時,在內容上,集體合同對本企業的最低勞動標準作出了規定的,如果勞動合同中也要對各項勞動標準作規定,那么其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中對勞動最低標準的規定,否則勞動合同的相關規定無效,無效的部分以集體合同規定的標準代替。
5.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的責任不同。集體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如果違反了合同上面的任意一條規定,損害到了工會和全體職工的合法權益并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時,就要承擔相應的物質賠償責任;如果工會不履行集體合同的規定,上級工會給予批評教育,指正其的違約的行為,還要要求其對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但一般不承擔物質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的任何一方當事人如果出現違約的行為,那么另一方的當事人可以隨時提起解除勞動合同,如果任何一方因其違約而給對方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的話,那么就需要賠償當事人的損失,賠償的金額要根據當事人的實際損失來計算。
什么情況下勞動合同無效?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怎么賠償呢
怎么處理無效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賠償訴訟的管轄法院
2021-03-04征地果樹補償標準
2021-02-06征收補償決定起訴期限是什么
2021-03-07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房地產股權收購稅費要怎么計算
2021-02-14如何申請商標注冊
2020-12-07交通事故檢驗鑒定時限
2020-12-30假釋考驗期多久
2020-11-20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財產損失多少才能立案
2020-12-21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飛機延誤賠償哪里領
2020-12-02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保險公司如何降低理賠投訴案件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