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簽訂勞動合同的過程中,無論是用人單位也好或者是個人也好,我們可能會因為一些各種各樣的原因而違反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那么,當遇到違反勞動合同時,我們無論是作為用人單位還是從業者,如何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呢?而違反勞動合同者是否有明確的承擔責任劃分呢?
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人簽訂的合同,它是用來確立雙方的勞動雇傭關系,它依法規定明確雙方當事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應該履行的義務。勞動合同是雙方當事人依法訂立的并且按照規定一旦勞動合同簽訂后就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必須嚴格按照合同內容依法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而在遇到有關勞動合同的訂立和變更等情況,雙方必須遵循平等、相互尊重和自愿等基本原則,并且必須嚴格遵循任何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違約賠償標準
在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原則上用人單位除了簽訂競業條款或者培訓協議外,是不可以和勞動者約定其他方面違約金的,并且應該明確違約金數額。若是發生勞動者違約的情況,那么勞動者也需要依據其與用人單位在合同中約定的相關內容依法向其支付合同中約定對應的違約金。
而若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并且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合法正當理由的,同時也沒有任何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并且勞動者不存在違法勞動法所規定的情形時,用人單位的行為屬于違反勞動法規定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情形,應該依法向勞動者支付相應賠償金。
一般來說,需要向勞動者支付按照其公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支付2個月工資;同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正當理由解除勞動關系按照我國勞動法規定的,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經濟補償金,即按照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另外,我們勞動法還規定了,在用人單位單方面違反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如果用人沒有提前1個月通知勞動者的,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多支付1個月工資來作為代通知金。
關于勞動合同違約時的賠償金額的標準,一般是要在原來的經濟補償金基礎上在加上產生的額外的金額,賠償金,一般來說,賠償金應該為勞動者應得工資的百分之二十五,賠償金總額則由多方面賠償金組成。
根據《勞動合同法》及相關的法律規定,關于勞動合同違約的情況,在賠償問題上是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我國法律對于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有一定的約束。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以及緩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兩者之間可能會產生的矛盾。并在其用工過程中才能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我們一定需要明確勞動合同在用工過程中的重要性,一定要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最新征地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1-15發虛假律師函圖片違法嗎
2021-03-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自愿離職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0-12-22車禍致小產肇事方賠多少錢
2021-03-15不知房價行情下簽售房合同怎么辦
2020-11-14免責條款怎么履行告知義務
2021-03-26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二手房購房定金合同范本
2020-12-28臨時搬運是否構成勞動關系
2021-03-25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使用重大疾病險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1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交通事故保險合同外的賠償應該誰來承擔
2021-01-21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如何選擇合格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