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如果員工不是按照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是自行辭職的,公司沒有義務支付經濟補償金,也不需要進行賠償。但是,根據該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員工可以要求公司在此期間的雙倍工資。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沒有簽訂合同的雙倍補償,一般計算11個月的工資;其次是單位未繳納保險的損失;另外可以主張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1個月工資。
一般而言,沒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算作是無固定期限合同,單位可以通過支付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來解除合同。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具體標準如下:
1、年限計算標準:
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2、不再限定補償年限(12年)
3、工資計算基數:
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這里的工資是指勞動者的應得工資,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很多小公司認為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可以逃避責任。其實,是得不償失。勞動合同保障勞資雙方合法權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公司所承擔風險更大。所以,用人單位企業應根據《勞動合同法》與每一位勞動者簽到勞動合同,切實保障大家權益。
拖欠工資報警可以嗎?
公司進行了變更登記后,是否應承擔變更前的債務?
雇主與雇員間的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勞資糾紛找什么部門
2020-12-18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是否等于勞動關系解除
2020-12-23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是什么意思
2020-11-10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貴州殘保金怎么計算
2020-11-25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保險代理人的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2021-03-22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哪些權利
2021-03-0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拆遷補償權是否有時效的限制
2021-03-18農村房屋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12拆遷補償方式有哪幾種
2020-11-09西城拆遷安置房如何繼承,繼承需要繳納哪些稅費
2021-03-16政府進行模擬拆遷合法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