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經濟補償金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怎樣計算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
員工離職寫經濟補償金怎么確定數額?
員工經濟補償金算工資總額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留置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0打擊危害公共衛生罪的主體是什么
2020-12-06如何注冊品牌專利
2020-12-05現金支票收款人能否是個人
2021-02-13擔保協議不寫借款人可以嗎
2021-01-20手寫房屋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3-03醫療糾紛二審多長時間
2021-03-15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申報個人財產包括銀行存款嗎
2021-03-19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在商場受傷怎么辦,都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31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從保險法修改看保險消費者利益保護有什么
2021-03-13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樣本
2021-02-16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行政復議工作的意見
2021-03-01口頭約定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協議有效嗎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