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的規(guī)定,有下列13種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2、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4、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5、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6、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7、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8、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10、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強制性規(guī)定的;
11、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12、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yè)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途徑
用人單位要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一種是非過失性解除,比如協商一致、不能勝任工作、經濟性裁員等,這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提出解除動議,都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另一種方式是過失性解除,比如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受到刑事處罰、造成重大損失等,這些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其中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式。過失性解除單位要負主要舉證責任,在使用時要慎之又慎,否則很容易導致非法解除,支付賠償金。
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勞動合同解除的相關情況,一般分為勞動者要求解除或者用人單位要求解除兩種情況,對于用人單位強行解除勞動合同的,一般都是需要進行賠償處理的,而勞動者是有權解除勞動合同的,但也不得對用人單位的利益造成損害。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范本是怎樣的
三期女工解除勞動合同可以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甲乙丙方關系怎么界定
2021-03-19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以往的贍養(yǎng)費能要嗎
2020-12-06合同債權的法律界定是什么
2020-11-29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適用期解決勞動關系是否有限制
2021-03-25內部調崗定義
2020-12-28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xù)治療費誰付
2021-03-22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qū)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xù)
2021-01-28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發(fā)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辦理車輛理賠
2021-01-0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一條有什么內容
2021-02-24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如何處理企業(yè)因機場占地拆遷補償涉及稅費
2021-02-24城市房屋征收與戶口有關系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