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規定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經濟補償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的計算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按照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可以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包括:
1.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或者用人單位提高勞動合同工資待遇但勞動者不愿意續簽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2.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由于主管部門調動或轉移工作單位而被解除勞動合同,未造成失業的,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3.由于勞動者的過失,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并且可以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需要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如果并未按規定支付的話,則可以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要是用人單位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因加班辭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經濟補償金繳稅標準是怎么確定的
勞動法經濟補償金是否要交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行政機關撤銷行政許可決定怎么辦
2021-02-24行政機關強行劃撥罰款時多劃銀行存款怎樣索償
2021-01-30商品房驗收注意事項
2021-01-08父母逼婚是否違法
2020-11-24股權眾籌融資有哪些法律法規
2021-03-22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假離婚算離婚么
2020-12-07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家里失火國家有賠償嗎
2021-02-21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什么是繼承法?
2021-01-14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