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規定的內容是什么?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本條是關于用人單位發生合并、分立等情況后勞動合同效力的規定。用人單位的合并一般指兩種情況,一是指,用人單位與其他法人或者組織聯合成立一個新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被合并的用人單位的權利和義務。另一種情況是指一個用人單位被撤銷后,將其權利和義務一并轉給另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這兩情況下,原用人單位在合并后均不再存在。為了保護原用人單位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合并后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一個新的用人單位承繼了原用人單位所有的權利和義務,包括原用人單位對其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因此根據本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訂立勞動合同后合并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由合并后的新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該勞動合同。
二、司法解釋
用人單位發生分立是在訂立勞動合同后,用人單位由一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分裂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即由一個用人單位分裂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用人單位。用人單位的分立分為兩情況:
一種情況是原用人單位只是分出一部分財產設立了新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不因分出財產而終止;
另一種情況是,原用人單位分解為兩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原用人單位隨之終止。
為了充分保護勞動者的權利,本條首先規定了用人單位發生分立的,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防止用人單位以分立后原用人單位不存在或者勞動者權利義務已經轉移到新的用人單位為由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其次,根據本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分立后,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目前有的用人單位采用“金錢脫殼”的辦法逃避債務或者逃避對其勞動者的其他義務,即不轉移債務,而只是把資金轉移到新設立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使原來的用人單位喪失承擔對勞動者義務的能力而拒絕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對勞動者負責。
根據本條的規定,只要新成立的用人單位繼承了原用人單位的權利,就應當同時承擔其用人單位的義務,繼續履行原勞動合同和對勞動者負責。
用人單位根據自己的生產和經營情況,是可以進行合法的分立和重組的,涉及到公司的相關業務的處理,應當基于實際的勞動關系情況而定,勞動者的勞動關系應當繼續履行,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處理不清楚的,可以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處理。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最新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定義是什么,商品房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2-21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域名糾紛需要如何處理
2020-12-04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錄音去哪里司法鑒定
2021-01-04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房屋延期交付有賠償嗎
2020-12-25房產中的公攤面積怎么算
2020-12-14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勞動合同終止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3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車禍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0-12-23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