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疫情期間違法辭退員工需要賠償雙倍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月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疫情期間的相關規定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職員在入職之后,若是沒有違反相關規定,也能勝任崗位的要求,那么是不能隨意被辭退的。若是在疫情期間用人單位考慮經濟壓力等原因辭退員工的,此時需要支付職員經濟賠償金,否則此被無故辭退的職員,可以起訴該單位。
受疫情的影響公司推遲發工資合法嗎
因疫情未能按時返崗的職工如何發工資
疫情期間酒店是否可以免費退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勞動仲裁怎么處理
2021-03-19合同法中過錯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06被拆遷人對補償安置房屋的優先取得權
2020-12-06監察人員能否進入強制措施場所取證
2021-03-07永久居住權到期怎么辦
2020-12-09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公司怎樣轉讓股權
2021-02-11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交通肇事責任認定多久出來
2020-11-25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加班工資不按國家規定發該怎么做
2020-12-08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什么是保險人?
2020-12-23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