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疫情期間違法辭退員工需要賠償雙倍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6條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36條、第40條、第41條的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月工資是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除了上述情形以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疫情期間的相關規定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妥善處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問題的通知》:
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穩崗補貼。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企業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職工提供了正常勞動,企業支付給職工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職工沒有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發放生活費,生活費標準按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辦法執行。
因受疫情影響造成當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時效期間申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難以按法定時限審理案件的,可相應順延審理期限。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勞動用工指導和服務,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職員在入職之后,若是沒有違反相關規定,也能勝任崗位的要求,那么是不能隨意被辭退的。若是在疫情期間用人單位考慮經濟壓力等原因辭退員工的,此時需要支付職員經濟賠償金,否則此被無故辭退的職員,可以起訴該單位。
受疫情的影響公司推遲發工資合法嗎
因疫情未能按時返崗的職工如何發工資
疫情期間酒店是否可以免費退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執行死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5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撤銷仲裁裁決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7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性質如何
2020-12-03物業管理費包括垃圾處理嗎
2020-12-29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放假多久算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4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農民工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進行投訴舉報?
2021-02-03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