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工資發放時間可以延遲,企業因生產經營困難暫時無法按時支付工資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情況,并經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協商一致后,可以延期支付工資,但最長不得超過30日。此外,企業還可以停工停產,安排員工待崗,并與員工協商一致簽署待崗協議。企業停工停產在一個月內的,應按原工資標準支付工資;超過一個月的,應該按照不低于工作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進行支付。
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用人單位未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安排勞動者春節假期休假的,加班費按1月25日至27日三個法定節假日勞動報酬的300%支付。其他春節期間安排勞動者工作的,不能補休的,按工資的200%支付加班費。 延期復工屬于停工期,而不是春節假期。對于依法停工的企業,職工在此期間基于政府的緊急措施而無需提供勞動給付義務。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勞動關系工作》的通知,企業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停工停產的,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職工工資。
員工遠程辦公,餐補、交通費是否正常發放?
目前尚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由于員工系在家辦公,不會產生交通及在外就餐的費用,因此無需發放餐補和交通費。但根據《財政部關于企業加強職工福利費財務管理的通知》和廣東人社廳的相關規定,餐補和交通費補貼,都屬于員工的工資的一部分,原則上仍應向員工正常發放。因此,餐補和交通費補貼是否需要正常發放,需要根據公司發放餐補和交通費補貼的實際情況,為每月固定發放還是根據發生情況報銷發放。
很多國有企業或者說國家行政機關受到疫情的影響都已經延遲了發工資的時間,更不用說是普通的私人企業了,延遲發工資的時間也是情有可原的。疫情期間事關勞動關系方面的很多問題,用人單位有什么困難的都應該跟員工協商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后簽訂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9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企業違法法律顧問有責任嗎
2021-01-19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沒有尸檢的交通事故鑒定書是否有效
2020-11-08贍養義務包括過世夫妻的父母嗎
2021-01-25法院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的條件
2021-02-02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房屋中介欺詐應該如何處理
2020-12-31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換崗位屬于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1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勞動仲裁兩個被申請人歸哪個管轄
2021-01-15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相關內容
2020-12-28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