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只改了名字,主體沒變
這種情況下,原合同有效,可按照原合同繼續(xù)履行。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3條: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除了單位名稱的改變之外,法定代表人等發(fā)生變化不會影響勞動者與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單位不能以這個理由,“理直氣壯”辭退員工。
但是單位名稱、法定代表人、注冊地、營業(yè)地等屬于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既然這些信息發(fā)生變化,在形式上,還是應該就勞動合同這些條款進行變更。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35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zhí)一份。
單位合并、分立,主體變了
如果出自單位的原因,勞動者從原單位被安排到新單位工作,勞動者不同意的,單位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法律依據:
《勞動法》第17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
實踐中,如果原單位沒有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可以向新單位主張經濟補償。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5條:
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一)勞動者仍在原工作場所、工作崗位工作,勞動合同主體由原用人單位變更為新用人單位;
(二)用人單位以組織委派或任命形式對勞動者進行工作調動;
(三)因用人單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導致勞動者工作調動;
(四)用人單位及其關聯企業(yè)與勞動者輪流訂立勞動合同;
(五)其他合理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法院查封房產的最新規(guī)定
2020-11-15質押債券是否可以拍賣變賣
2020-12-03引用網絡上句子算侵權嗎
2021-03-26申報工傷的時限是多久
2021-02-15在工地工作時受傷的按照人身損害能賠多少
2021-01-31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因車禍受傷賠償標準
2021-03-14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子女不履行贍養(yǎng)義務能否撤銷贈與
2020-11-22強制執(zhí)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杭州女生課間墜亡學校是否應承擔責任
2020-12-26企業(yè)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勞動爭議業(yè)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人身保險合同的常見條款
2021-03-20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主責第三者險賠償醫(yī)藥費嗎
2021-01-16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