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出現矛盾時掌握財產一方往往轉移財產,甚至在夫妻關系風平浪靜時早有離婚打算的一方就會提早行動讓共同財產縮水或消失,另一方發現后如果不提出離婚,難以依據《婚姻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婚內財產分割制度是對婚內弱勢一方進行保護的立法重大突破。父母在子女婚后出資為子女購房很普遍,有些父母不愿提前考慮兒女有夫妻離婚的可能,因此,父母通常不會與子女簽署書面協議明確房屋只贈與給自己的子女。在離婚訴訟中,一方難以證明父母明確表示房屋系贈與給自己,法院如判決房屋為共同財產將侵害出資父母的利益。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這一規定有利于解決爭議,會促成更多父母放心為子女購房。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共有房屋難追回但可以主張賠償
律師說,按照《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的善意取得制度,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賣共有房屋,另一方無權追回已出售的房屋,而賣房款又可能明顯低于離婚時的房屋價款。另一方可以請求賠償損失的規定,保護了婚內弱勢方的利益,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如何分割婚前一方按揭房屋也是離婚案件的焦點問題之一。北京離婚律師談到,參與還貸款一方非常關心房屋是不是共同財產,分割時自己能不能分得房屋的增值。現在規定非常明確,這一方不但可以分得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還可以分得這部分款項相對應的財產增值部分。律師談到,該條規定對于夫妻雙方更為公平合理,將促進夫妻雙方同心協力共同為家庭做貢獻。法律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訴訟前的準備工作是什么
2021-01-262個股東如何設監事
2020-12-26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如何處理非機動車交通事故
2020-12-08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一歲寶寶在商場受傷以后責任歸誰
2020-12-10購房合同不能忽視的協議,補充協議應該涉及的內容有
2020-11-11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的?
2021-02-1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責任范圍是什么
2020-12-20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機動車肇事逃逸保險公司處理嗎
2020-12-13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