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在我國農村地區其實父母并不懂得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只知道給孩子提供成長所需,會認為這就是為人父母需要對自己的孩子做的事情。但如果要上升到監護人的概念的話,這部分人群對監護人實際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就沒有法律上的認識了。甚至是否監護人啥意思都不了解。
一、在我國關于是否監護人啥意思?
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監護人條件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第十七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親屬
(五)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因為監護人是要對未成年人的人身健康、和其他一切與之相關的權利進行保護和監督的。監護人對孩子的所需所求不能全部的都一味答應,應該幫助這些被監護人從小建立辨別是非的基本能力,監護人的監護方式對孩子一生的性格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工資不給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0-12-27夫妻離婚隱藏的財產怎樣取證
2021-01-06犯人羈押期間家屬可以進行探視嗎
2020-12-21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建筑工地勞務關系能否認定工傷
2020-11-21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土地轉讓合同需要批準嗎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