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我們迎來了中國第一個“國家憲法日”。憲法日的確定是為了讓憲法意識深入人心,讓中國的民眾更加的了解我國的憲法,以及根據憲法制定出來的相關法律,讓民眾能將一顆法律的種子種進心里,并讓它生根發芽,長出碩碩的法治果實。
“憲法日”的確立
我國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通過四個憲法,現行憲法為1982年憲法,并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實施。2001年,我國將每年的12月4日作為“全國法制宣傳日”。因此12月4日對我國憲法、對我國法治建設有不同的意義。
前不久剛剛閉幕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將每年十二月四日定為國家憲法日。在全社會普遍開展憲法教育,弘揚憲法精神。建立憲法宣誓制度,凡經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者決定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正式就職時公開向憲法宣誓。”憲法日在當天正式確立,中國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憲法日。
“憲法日”的意義
1、很多人對憲法的認識僅僅是文本的理解,認為憲法只是“母法”“國家根本大法”,甚至有些人覺得憲法形同虛設,在法律生活中毫無意義。設立國家憲法日能讓民眾對憲法引起重視,讓民眾對憲法從文本走入憲法真正的內涵,融入生活,成為公民維權的法寶。
2、法律界對設立“國家憲法日”的呼聲由來已久,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憲治國。因此,“國家憲法日”設立可以讓公民更加了解到憲法日的重要性,也是依法治國的基礎。
中國在2014年迎來了“國家憲法日”,中國終于也擁有屬于自己的憲法日。這是中國建設法治社會藍圖中鮮亮的一筆。中國終于有了法定的“國家憲法日”,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進步。社會穩定、市場經濟、文明進步都須在法治的框架下進行,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是最高的法律。希望憲法日能讓憲法的光輝深入人心,每一個公民都能懂得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公司不給發工資如何維權
2020-11-11商賬追收具體流程有哪些
2020-12-22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獲得車險理賠的方法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屬于什么案件
2021-02-21對拆遷戶能強制斷水停電嗎
2020-11-09如何判斷二手房是不是拆遷
2020-11-08拆遷補償協議書戶員沒簽字有什么后果
2021-02-13拆遷補償按房產證還是戶口本
2021-01-27公租房拆遷后如何分配以及相關問題
2021-02-08拆遷協議怎么簽
2021-03-25有戶口未必能獲拆遷補償
2021-02-06老人去世房子拆遷子女怎么過戶
2020-12-19安置補償協議簽訂之后,什么情況下可以反悔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