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隔代撫養是什么意思?
隔代撫養是近年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指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但是由于老人對于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養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驕橫、任性的性格,甚至出現更極端的性格和行為。
二、心理隱患
隔代撫養一般會導致以下幾種心理問題和疾病:
首先,孩子長期處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于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小孩講大人話的普遍現象,很多就與隔代撫養有關聯。
第二,由于老年人體力不支、行動不便,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樣長期與孩子呆在一個或幾個固定的地方玩耍。極有可能使孩子的視野狹小,使孩子缺乏應有的活力和活潑,不利于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活潑、寬容的性格。相反極可能養成孩子孤僻、沉默寡言的習性。這樣使孩子長大后,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癥。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為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耳濡目染,這極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養,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行為、人格的偏離。
第四,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養成依賴心理、抗挫力差。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
三、問題改進
“隔代撫養”既是當下社會轉型期的產物,又是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的折射。墨子說過,“人性如素絲,染于黃則黃,染于蒼則蒼。”真正愛孩子,要重養更重教,從以身垂范的教育做起。撫養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本身也是家長走向成熟的體現。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心理成長變化快,容易出現叛逆,需要家長的及時引導和溝通,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年邁的祖輩往往跟不上孩子的變化,不能給予應有的關懷和撫慰。
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那么每個城市的發展水平有所不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公民會選擇去外地進行工作和生活,如果在外地進行工作時,那么也會造成子女不在身邊進行生活,因為隔代交流上有一些不便,所以在教育和教導方面也是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繼父母是否享有撫養權,繼父能爭取孩子撫養權嗎?
未成年生子撫養協議怎么寫
離婚孩子撫養費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地役權有哪些特征有哪些
2021-02-11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沒離婚不讓看孩子報警管嗎
2020-12-26民法總則中有關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有哪幾種
2020-11-23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無事故現場怎么理賠
2021-02-17掛靠車輛該怎樣保險
2020-11-19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房屋拆遷評估的主體是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