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隔代撫養是什么意思?
隔代撫養是近年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是指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撫養。但是由于老人對于孩子的生理保育多于培養教育,使孩子形成了驕橫、任性的性格,甚至出現更極端的性格和行為。
二、心理隱患
隔代撫養一般會導致以下幾種心理問題和疾病:
首先,孩子長期處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間和氛圍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語言和行為,這對于模仿力極強的孩子來說,極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嚴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小孩講大人話的普遍現象,很多就與隔代撫養有關聯。
第二,由于老年人體力不支、行動不便,大都喜歡安靜而不喜歡運動與外出。這樣長期與孩子呆在一個或幾個固定的地方玩耍。極有可能使孩子的視野狹小,使孩子缺乏應有的活力和活潑,不利于養成孩子開闊的胸懷,活潑、寬容的性格。相反極可能養成孩子孤僻、沉默寡言的習性。這樣使孩子長大后,為人心胸狹小,不善與人交際,易產生交際恐懼癥。
第三,人老后,其思想很容易固定化,行為模式化,往往表現出固執、偏激、怪異的想法與言行。耳濡目染,這極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養,可能導致孩子心理、行為、人格的偏離。
第四,老年人撫養孩子,常常是過分的關心和溺愛,包辦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事情。長期下去,會使孩子缺乏獨立性、自信心和果斷力,養成依賴心理、抗挫力差。這使孩子在成長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
三、問題改進
“隔代撫養”既是當下社會轉型期的產物,又是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的折射。墨子說過,“人性如素絲,染于黃則黃,染于蒼則蒼。”真正愛孩子,要重養更重教,從以身垂范的教育做起。撫養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本身也是家長走向成熟的體現。尤其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心理成長變化快,容易出現叛逆,需要家長的及時引導和溝通,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而年邁的祖輩往往跟不上孩子的變化,不能給予應有的關懷和撫慰。
因為我們國家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那么每個城市的發展水平有所不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公民會選擇去外地進行工作和生活,如果在外地進行工作時,那么也會造成子女不在身邊進行生活,因為隔代交流上有一些不便,所以在教育和教導方面也是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
繼父母是否享有撫養權,繼父能爭取孩子撫養權嗎?
未成年生子撫養協議怎么寫
離婚孩子撫養費如何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款合同無效后保證人能否免責
2021-01-31最新承諾書怎么寫
2020-12-30律師有后付費的嗎
2021-03-24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人臉特征、指紋、航班行程是個人信息嗎
2021-03-11企業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立約定金合同沒有主合同內容合法嗎
2020-11-30店鋪租賃合同沒到期解約怎么賠償
2020-12-14房屋贈與過戶費用包括哪些
2021-01-07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工會怎么進行勞動爭議調解
2020-12-15勞動爭議業務提成算工資嗎
2021-03-21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