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人出庭作證注意事項
1、要帶身份證復印件和原件。很多證人到了法庭才發現沒帶證件,有時不能進入法院。白跑一趟事小,影響案件審理事大。另外,一個辦事粗心大意的人說話很難讓人相信。
2、一定要實事求是。俗話說:“會說的不如會聽的”。法官、仲裁員、對方律師通常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因此,不符合實際的話不能自圓其說,經不起質問,不能被法官或仲裁員相信。不但沒有實際效果,而且可能為對方作證。
3、最好要有法律的基本常識。要知道案件的爭議焦點,證言要說明什么問題,要圍繞這個問題說。不能說成流水賬。要明白辦案人員的提問目的,千萬想好再答!
4、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只有恰好了解案件情況的人才能成為證人,所以證人不能選擇,如果遇到心理素質較差的證人,可能會影響效果。尤其要注意,仲裁員、法官開場白都要說作偽證要負法律責任等,這是程序性的話,不必介意。而有的證人恐怕自己說錯,反而越說越亂。
其它注意事項:
5.接受法官的詢問,包括法官對證人有關身份問題的核實,法官同時一般會交待證人應負的法律責任,隨后法官會問證人:你有什么證言要向法庭陳述?此時證人千萬不要緊張,應將事先準備好的話(證言)的主要內容簡明扼要、完整無誤地向法庭說明清楚。
6.證人在法庭上要準備接受法官和雙方當事人(主要是案件的原、被告)以及雙方律師的質詢提問,尤其要注意回答法官和對方當事人、律師向你所作的質詢。這些問題一般集中在:你與案件當事人的關系、你與案件事實的關系、你怎么會到現場的?以及你要證明的案件事實的時間、地點如何?你要證明的何人做了何事?你要證明的何人的狀況怎樣?何事的細節如何?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出于自愿?是否自己獨立完成?還有那些人在現場?當時的時間是發生在上午、下午、晚上的幾點、與案件事實有關的環境狀況如何?當時的地點是在那棟樓、幾樓幾號房?有的問題甚至涉及你所知道的事情形成的原因和結果如何等等。
7.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就自己看到、聽到和經歷感受到的客觀事實直接簡要地回答提問,清楚就是清楚,不清楚就是不清楚,不要擴大內容,不要使用猜測、推斷或評論性的語言;如遇對方當事人和律師的詢問與本案案件無關的問題,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與本案無關,我沒有必要回答”而不予回答;如遇對方當事人和律師使用威脅、誘導式的提問及有損證人人格尊嚴等不正當方式的問題可以拒絕回答。
8.最后,不要忘了庭審結束后在庭審筆錄上簽上證人的名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醫療糾紛
2020-12-20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學校是否有權強制學生上晚自習
2020-12-29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保險公司提存的保險保障基金是多少
2021-03-22解除保險合同的手續及風險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車險理賠過期責任究竟在誰
2021-02-16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