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公司結業不按勞動法的規定對員工進行賠償的,勞動者可以到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利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公司解散后員工賠償標準怎么算
經濟補償金的賠償標準:
1、工作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
2、每月的經濟補償金按照離職前一年度平均月工資水平。
其他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的情形:
1、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
我國法律規定,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日起一個月內,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未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可主張雙倍工資賠償。1年內可申請勞動仲裁。
2、拖欠工資
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事實關系明確的,勞動者可向法院申請支付令,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工資。
3、規章制度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公司的規章制度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勞動者可就受到的損失要求用人單位給予賠償。
4、用人單位未給勞動者繳納社保
自用工之日起,用人單位需給勞動者繳納社保,用人單位未給員工繳納社保的,勞動者可要求用人單位補繳社保并賠償自己的經濟損失。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公司結業不按勞動法的規定對員工進行賠償的,勞動者可以到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維護自己利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商標侵權行為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6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買賣合同運輸到達前誰承擔風險
2021-02-04去勞動仲裁需要律師嗎
2021-02-24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雇傭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9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委托代理人需要辦什么手續?
2021-01-22突破“慘淡”局面:家庭財產險要隨著變化變
2021-02-02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