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簽訂遺贈扶養協議的效力是怎么認定的?
1、遺贈扶養協議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
我國《繼承法》第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在財產繼承中如果各種繼承方式并存,應首先執行遺贈扶養協議,其次是遺囑和遺贈,最后才是法定繼承。
2、遺贈扶養協議一經簽訂,雙方必須認真遵守協議的各項規定。
被扶養人對協議中指明的財產,在其生前可以占有、使用,但不能處分。如果遺贈的財產因此而滅失,扶養人有權要求解除遺贈扶養協議,并要求補償已經支出的扶養費用。扶養人必須認真履行撫養義務。如果扶養人不盡扶養義務,或者以非法手段謀取被扶養人的財產,經被扶養人的親屬或有關單位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剝奪扶養人的受遺贈權。如果扶養人不認真履行扶養義務,致使被扶養人經常處于生活困難、缺乏照料的情況時,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對遺贈財產的數額給予限制。
3、遺贈扶養協議的執行期限一般較長。
在此期間如因一方反悔而使協議解除時,便發生兩種法律后果:一是扶養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協議規定的義務,導致協議解除的,不能享受遺贈的權利。其已支付的扶養費用,一般也不予補償。二是受扶養人無正當理由不履行協議,致使協議解除的,則應適當償還扶養人已支付的扶養費用。
4、遺贈扶養協議簽訂后,遺贈人與其子女、扶養人與其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并不因此而解除。
遺贈人的子女對遺贈人的贍養扶助義務,不因遺贈扶養協議而免除。同時,遺贈人的子女對其遺贈以外的財產也仍享有繼承權。扶養人在與遺贈人訂立遺贈扶養協議的情況下,由于不發生收養的法律效力,因而對自己的父母仍然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享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
二、法律上對于遺贈的規定是什么?
根據《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施行)第一千一百四十四條 遺囑繼承或者遺贈附有義務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應當履行義務。沒有正當理由不履行義務的,經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其接受附義務部分遺產的權利。
遺贈扶養協議也是屬于被繼承人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對財產進行處理的一種方式,涉及到相關事項的處理上,應當嚴格基于遺贈方與扶養方協商的意見來進行處理。
如何解除遺贈撫養協議?
遺贈撫養協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遺贈撫養協議沒寫日期是否有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案件無罪辯護流程
2021-03-17行政監督的要求有哪些
2021-02-19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如何妥善處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2020-12-29中止探望權法定理由有哪些
2021-01-12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工齡認定在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23如何區別第三者責任強制險與責任險
2021-02-04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是怎么支付的
2021-01-24保險合同的解除權如何體現
2021-03-08還貸保證保險合同的訴權之爭
2021-01-16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保險合同的變更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21-01-10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保險合同沒簽字想退保,怎么進行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