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申請延期執行
法院在開庭前三天通知就可以。
民事案件的舉證期限是有明確法律規定的,簡易程序一般應當保證舉證期限15天,普通程序為一個月,前者民事訴訟法有具體法條可查,后者在最高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里也有明確規定,法院應當依法保證當事人足夠的舉證期限,除非當事人自愿放棄舉證期限,但必須得有當事人的書面意見。
如果沒有依法給予當事人舉證期限,嚴格意義來講,一旦上訴即可能被發回重審,依據就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因程序錯誤有可能使案件審判結果錯誤而有損公正司法。這是有實例的。因此,你可以書面方式提出異議,要求法院保證你應有的舉證期限,并需法院出具收到異議書的憑證。
延期執行申請書
申請人:(基本情況)
請求事項:
延期執行()χ法民初字第χχ號民事判決書事實與理由:
(寫明原判決書的內容、延期執行的具體事實等)
此致
χχ人民法院
申請人:
年月日
延期執行條件
一般就是和執行申請人達成和解、提供執行擔保、出現執行承擔等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07修正)
第二百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復執行。
第二百三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終結執行:
(一)申請人撤銷申請的;
(二)據以執行的法律文書被撤銷的;
(三)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死亡,無遺產可供執行,又無義務承擔人的;
(四)追索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案件的權利人死亡的;
(五)作為被執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難無力償還借款,無收入來源,又喪失勞動能力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應當終結執行的其他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
10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五項(修正后的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裁定中止執行:
(1)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2)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3)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4)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5)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延期審理的法定情形共有五種: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3、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4、對于辯護人依照有關規定當庭拒絕繼續為被告人進行辯護的,合議庭應當準許,同時被告人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合議庭應當宣布延期審理;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應當同意,并宣布延期審理。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合議庭同意的,應當宣布延期審理;
5、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然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公訴人向法庭提出延期審理的建議。其中,前三項是“可以”延期審理的情形,后兩項是“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
刑訴法第198條規定了3種情形,及相關司法解釋
1、需要通知新證人到庭,調取新物證,重新鑒定或勘驗的
(延期的時間不得超過1個月,不計入審限,)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適用補充偵查的規定,重新計算審限)
3、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延期審理(不另外給時間)
①拒絕辯護時,另行委托或指定辯護②補充起訴③變更起訴④公訴人提出了新證據(不在證人名單和證據目錄內的)
4、準備辯護時間(10天,不計入審限,解釋165條等)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五條的規定,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以下情形影響審判進行,法庭可以對案件延期審理:
1.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在法庭審理中,有關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向法庭申請新的證人到庭作證、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法庭應當認真審查上述申請,如果認為這些申請是合理的,有可能影響到對事實真相的斷定,甚至是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的判斷,應當同意申請,當庭無法解決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等新的調查取證工作、鑒定、勘驗工作完成以后,再開庭審理。
2.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檢察人員作為公訴案件中支持公訴的一方,應當在法院開庭審理時,有足夠確實、充分的證據指控被告人的罪行。檢察人員應當在開庭前認真調查取證,做好準備工作,在庭審過程中,如果發現了被告人犯罪的新的證據或者發現原有的證據還不夠確實、充分,為了準確、及時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可以向法庭提出補充偵查的建議,法庭接受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之內補充偵查完畢,將收集的指控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提交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決定再次開庭審理。
3.由于當事人申請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翻譯人員或者鑒定人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上述人員與案件有利害關系,可能影響對案件的公正處理的,當事人有權申請他們予以回避。在法庭審判過程中,當事人申請有關人員回避,合議庭認為其申請無理,依法駁回的,則審判活動繼續進行。如果合議庭對當事人的申請需要調查研究,不能當庭決定的,或者是合議庭認為有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確應回避,需要更換其他人員的,可以決定延期審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如何要承擔行政責任
2021-02-09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如何保釋,保釋的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7交通事故死亡賠償相關法規
2021-01-26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是用于支付農民工工資嗎
2021-02-07購房人何時可解除購房合同
2020-12-19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離職就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4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人身保險可以有多個受益人嗎
2021-01-27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