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開庭后結果多久能出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條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以延期并書面通知當事人,但是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仲裁庭裁決勞動爭議案件時,其中一部分事實已經清楚,可以就該部分先行裁決。
仲裁可以不開庭嗎
不論發生什么糾紛,在找中間人或有關單位調解時,一般都要雙方當事人到場,三對六面,講清事實,予以解決。就是起訴到法院,在第一審審判時,不管是普通程序還是簡易程序,也要求雙方當事人到庭,開庭審理。《仲裁法》第三十九條也規定,“仲裁應當開庭進行。”但此條又規定,“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仲裁庭可以根據仲裁申請書、答辯書以及其他材料作出裁決。”也就是說,仲裁庭仲裁案件可以不開庭。它是“仲裁庭應當開庭進行”外的一種補充形式。
不開庭審理就是書面審理,在當事人及其他仲裁參與人不到庭的情況下,仲裁庭根據雙方當事人提供的書面材料和證據材料,如仲裁申請書、答辯書、合同、雙方來往函電等,以及證人、專家、鑒定人提供的書面證據材料,對爭議案件進行審理,作出裁決。
《仲裁法》規定不開庭的的條件是“當事人協議不開庭”,這是不開庭的必須條件,也是唯一條件。沒有當事人的協議,仲裁庭是不能不開庭審理案件的,它是尊重當事人意愿的體現。由于自愿原則是《仲裁法》最基本的原則,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采取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當事人合意選定一個仲裁委員會對糾紛進行仲裁;當事人雙方各自選定和共同選定仲裁庭的組成等都是基于當事人對所選定的仲裁委員會和仲裁員的信任和了解,這也是當事人協議不開庭的基礎。《仲裁法》沒有規定什么樣的案件可以不開庭,但一般來說,對于事實清楚、情節不很復雜、爭議不是很大的案件,可以不開庭進行審理。如果當事人雙方對事實爭議很大,相信當事人也無法達成不開庭審理協議。
不開庭審理的優越性在于:簡化審理程序,加快審理案件的速度。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及時、有效地保護。當事人不需要到庭,減少了當事人因參加開庭帶來人力、財力上的負擔,有利于當事人集中精力搞好生產經營。不開庭審理,避免了當事人面對面唇槍舌劍的尷尬局面,不傷和氣,有利于當事人之間的長期經濟合作。所以,不開庭審理案件的方式,受到了有關當事人的歡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訴執行案件法院管轄異議怎么辦
2021-03-26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沒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債務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3-21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該怎么做才能要回購房定金
2021-03-10為什么集資房五年后才能交易
2021-01-06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企業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1-03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工作未滿兩年被裁員怎么補償
2021-03-20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100錯寫成1000人壽保險按哪個支付
2020-12-27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怎樣選擇交通意外險
2020-12-17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保險到期數小時后投保車輛發生火災
2020-11-24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