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利益是相對已有的現實利益而言,是人們希望中的利益。例如:銷售商對未來的一個時期利潤額的預計;股民對炒股獲利的預期以至于賭徒對博彩額的預期等等。可見,預期利益是一種尚未實現的利益。而預期利益有可能實現,也有可能實現不了。
影響預期利益的風險通常有兩種:純粹風險和投機風險。純粹風險是指僅有損失的機會而無獲利可能的一種風險。例如,房屋所有者面對的火災風險、汽車所有者面對的碰撞風險等。當火災或碰撞事故發生時,當事人只會遭致經濟上的損失,且依附于標的物的預期利益必然受到連帶影響。汽車撞壞,修復前就不能靠汽車賺錢;工廠發生火災,生產利潤必然相應減少。而投機風險則是具有贏利和受損兩種可能性的風險。如:從事股票、期貨交易等活動。當事人可能贏利,也可能不贏利,甚至賠本。
在保險實務中,有些預期利益是可以作為保險利益的。如:在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投保人在投保時可能尚未獲得貨物所有權,此時貨物是投保人的預期利益。但若投保人作為貨物的買方,其取得貨物的所有權就成為必然。故在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中,保險人對投保人的這種預期利益視作可保利益承保。又如:利潤損失保險,是指發生意外物質損失后,彌補被保險企業停產或停業而造成的預期利潤損失的保險。保險人承擔的責任是從物質損失發生起直至生產完全恢復到發生損失前期間的預見利潤損失,由保險人補償。這種保險可以保障被保險人的**利益。相反,如果保險人對股票、期貨交易等投機活動的預期利益也承擔保險責任,其結果不是保費高昂,致使投保人無力承擔,就是保險人無力支付高額的保險賠償金。所以,保險人通常對股票和期貨交易等投機風險都不予承保。
2000年1月由中國**出版社印行的保險大專教材《保險概論》,在“保險利益構成的條件”一節中,卻未將具有投機性的預期利益排除在保險利益之外,其表述為:“期待利益又稱‘預期利益’,是指將要獲得的、合法的、可以實現的利益,如預期利潤、預期運費等。一般來說,僅有預期利益不能認為具有保險利益,但是依附于現有利益上的預期利益也可承認,只是在受損索賠時,這種預期利益必須已成為現實利益。”(《保險概論》126頁)。做股票交易要先有本金、股息或紅利依本金而生。若炒股失利,不僅可能無利可得,甚至連本金都會搭進去。在這種情況下,預期利益還不如銀行存款利息穩妥,無疑是一種現實的利益損失。但按上述引文看,這種投機性的預期利益豈不也可作為保險利益?若依此范圍承保,則防范經營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就將成為一句空話。因此,在界定預期利益的可保范圍時,應明確地將投機性預期利益排除在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商業秘密的保護范圍
2021-01-26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母親的欠條以子女的名義起訴可以嗎
2020-12-17商品房拆遷如何安置
2020-12-22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實習期不給工資能告單位嗎
2020-12-15勞動法關于加班規定怎么規定
2021-01-06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兒童意外險不得超過多少
2020-12-30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免責條款未說明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履行主體是什么
2020-12-26保險公司不提供投保人簽名的保單承擔敗訴責任
2020-12-0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