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維護著作權人和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有效制裁侵權行為,規范文化市場秩序,統一執法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結合北京市法院著作權審判工作實際,現就如何確定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提出如下意見:
損害賠償責任的認定
第一條被告因過錯侵犯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的合法權利且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原告應當提交被告侵權的相關證據。被告主張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否則須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
第二條被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其具有過錯:
(一)經權利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被告沒有合理理由仍未停止其行為的;
(二)未盡到法律法規、行政規章規定的審查義務的;
(三)未盡到與公民年齡、文化程度、職業、社會經驗和法人經營范圍、行業要求等相適應的合理注意義務的;
(四)合同履行過程中或合同終止后侵犯合同相對人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
(五)其他可以認定具有過錯的情形。
第三條被告雖無過錯但侵犯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的合法權利且造成損害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可判令其返還侵權所得利潤。如果被告因其行為獲利較大,或者給原告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依據公平原則,酌情判令被告給予原告適當補償。
第四條共同被告構成共同侵權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明知或者應知他人實施侵權行為,而仍為其提供經營場所或其他幫助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商標許可人、特許經營的特許人,明知或者應知被許可人實施侵權行為,并有義務也有能力予以制止,卻未采取有效措施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個以上被告均構成侵權,但不具有共同過錯的,應當分別承擔賠償責任。
損害賠償的原則及方法
第五條確定的侵權賠償數額應當能夠全面而充分地彌補原告因被侵權而受到的損失。
在原告訴訟請求數額的范圍內,如有證據表明被告侵權所得高于原告實際損失的,可以將被告侵權所得作為賠償數額。
第六條確定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數額的主要方法有:
(一)權利人的實際損失;
(二)侵權人的違法所得;
(三)法定賠償。
適用上述計算方法時,應將原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開支列入賠償范圍,并與其他損失一并作為賠償數額在判決主文中表述。
對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和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可以基本查清,或者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據充分證據,運用市場規律,可以對賠償數額予以確定的,不應直接適用法定賠償方法。
第七條本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一)項所稱“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可以依據以下方法計算:
(一)被告侵權使原告利潤減少的數額;
(二)被告以報刊、圖書出版或類似方式侵權的,可參照國家有關稿酬的規定;
(三)原告合理的許可使用費;
(四)原告復制品銷量減少的數量乘以該復制品每件利潤之積;
(五)被告侵權復制品數量乘以原告每件復制品利潤之積;
(六)因被告侵權導致原告許可使用合同不能履行或難以正常履行產生的預期利潤損失;
(七)因被告侵權導致原告作品價值下降產生的損失;
(八)其他確定權利人實際損失的方法。
第八條本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二)項所稱“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包括以下三種情況:
(一)產品銷售利潤;
(二)營業利潤;
(三)凈利潤。
一般情況下,應當以被告營業利潤作為賠償數額。
被告侵權情節或者后果嚴重的,可以產品銷售利潤作為賠償數額。
侵權情節輕微,且訴訟期間已經主動停止侵權的,可以凈利潤作為賠償數額。
適用上述方法,應當由原告初步舉證證明被告侵權所得,或者闡述合理理由后,由被告舉證反駁;被告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可以支持原告的主張。
第九條適用本規定第六條第一款第(三)項所稱“法定賠償”應當根據以下因素綜合確定賠償數額:
(一)通常情況下,原告可能的損失或被告可能的獲利;
(二)作品的類型,合理許可使用費,作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價值,權利人的知名度,作品的獨創性程度等;
(三)侵權人的主觀過錯、侵權方式、時間、范圍、后果等。
第十條適用法定賠償方法應當以每件作品作為計算單位。
第十一條原告提出象征性索賠的,在認定侵權成立,并查明原告存在實際損失基本事實的情況下,應當予以支持。
第十二條被控侵權行為在訴訟期間仍在持續,原告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提出增加賠償的請求并提供相應證據,應當將訴訟期間原告擴大的損失一并列入賠償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面積不應該計入公攤面積
2021-02-11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強制執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19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離婚協議中給付金錢義務約定和處理
2020-11-13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勞務派遣是否計入應付職工薪酬
2020-12-17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國家土地流轉政策是怎樣的
2021-02-20外嫁女在夫家享受了拆遷補償,還能在娘家享受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