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主觀故意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一是認識因素,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
二是意志因素,即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
由于我國知識產權法律對專利權及著作權的部分權利均施行期限保護,因而,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行為也只能發生在此期限內,超過此期限則不構成犯罪,現有的我國刑法對此沒有予以規定,可能會造成司法操作的困難,對此應通過立法來完善。
二、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如下:
1、未經授權,在生產、經營、廣告、宣傳、表演和其他活動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2、偽造、擅自制造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標識、特殊標志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商標標識、特殊標志;
3、變相利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4、未經授權,在企業、社會團體、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注冊和網站、域名、地名、建筑物、構筑物、場所等名稱中使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5、為侵權行為提供場所、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
6、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侵權行為。
三、對侵犯知識產權有如下處罰方式:
1、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
2、依法封存有可能轉移、隱匿、銷毀的有關財物、資料;
3、消除現存物品上侵權的商標標識、特殊標志、專利標記、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
4、收繳并銷毀侵權商標標識、專利標記、特殊標志;
5、收繳直接用于侵權的模具、印版和其他工具;
6、侵權商標、特殊標志、專利、作品和其他創作成果與物品難以分離的,責令并監督銷毀。
認定侵犯知識產權的主觀故意和懲罰性賠償之間這沒有任何的關系,但侵犯知識產權案例需要被判刑的情況下,法院一般情況下不會再適用于懲罰性賠償,而是會判定當事人繳納一部分的罰金,如果交了罰金之后,在賠償被侵權人的時候就是按照實際損失賠償的。
民法總則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的范圍、例外有哪些?
法律上懲罰性賠償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房屋是否可強制執行
2021-02-07什么是商標復審,商標復審有哪些類型
2020-12-18抵押財產屬于破產財產嗎
2021-02-25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交通事故賠償款對方不給怎么辦
2021-01-12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交通肇事司機逃逸保險公司可否拒賠
2021-03-0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保險理賠后還能投訴嗎
2020-11-18土地流轉價格的公平性應該如何構建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