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一)民事簡易程序延長審限的情形分析
適用簡易程序,不僅是快速及時實現當事人合法權益的有效途徑,而且也是法院解決當前案多人少問題的良好措施。一般情況下,法官會根據訴狀內容決定案件的難易程度,依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直接確定適用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但是,在當前追求案件調撤率、追求案結事了審判效果的大環境下,為促成當事人和解,達到案結事了、息訴罷訪的目的,讓當事人能夠真正接受法院的裁判和處理,需要辦案人員通過大量的說服工作和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才能完成。因此,即使簡單的案件,也會由于當事人的不配合或被告故意拖延的心理,讓本可以在簡易程序三個月的審理期限內順利審結的案件不能如期審結,法官只能尋求法律上的支持。《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民事訴訟法>解釋》規定了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在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繼續適用簡易程序的,可以延長審理期限。由此,相當多的簡易程序案件在三個月無法結案的情況下,不再將案件轉為普通程序審理,而是采取延長審理期限方式繼續審理,從而導致延長審理期限案件增加。
(二)民事普通程序案件延長審限的情形分析
在許多情況下,超審限問題往往與延長審限問題有著密切的關聯。現有立法對民事案件審理期限的延長理由采取抽象表達的形式予以規定,容易導致法官理解上的失誤和規避法定審限規定的行為。
除那些案件事實繁冗,法律關系復雜,符合延長審限的法定條件需要延長審限外,實踐中一般在兩種情況下延長審限:一是辦案法官審限意識不強,疏于對案件審理期限的關注,案件審理工作一開始就抓得不緊,以至于承辦人不知道已超期或審限將至。尤其是個別法官在審限即將屆滿時才發現問題,匆匆忙忙向院長提出延長審理期限申請,有的甚至是在發現已經超出審限,才急忙向領導匯報,事后補簽,造成庭長、院長在審核或審批時間上的壓力,或者出于為保護自己法官的想法而簽字同意。二是辦案法官對最高人民法院審限制度的規定疏于學習和掌握,往往注重于公告送達、委托鑒定等不計入審限期間的統計,忽視了因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鑒定或勘驗(重新鑒定或勘驗)等等不計入審限的期間。因此,有些審限尚未到期的案件被誤認為即將到期而申請延期。
在客觀上,由于近年來基層法院審判力量嚴重缺乏,案件量持續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部分案件出現“被延期”。
在延長審限的申請理由、庭長審查和主管院長審批上,一直存在著掌握寬松、把關不嚴的情況,庭長審查或主管院長審批時,有時基于對法官的信任,或審限將滿的緊迫感,而對已存在可不計入審限期間的情況未能查明而批準。
二、民事訴訟法一審審理期限是多久
一審審限一般6個月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6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3個月,不能延長,若3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
第一百四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民事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所進行的解答,通過本文我們可以知道, 法律規定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審限的,應當在期限屆滿十五日前向本院院長提出申請,并說明詳細情況和理由。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金認繳不夠怎么辦
2020-11-25知名的“網名”受保護嗎
2020-12-20履行國有金融資本出資人職責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5交通事故無法認定如何賠償
2021-03-26強制執行撤銷要多久生效
2021-01-03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商場衛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不同的保險公司怎么具體運作資產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中止與復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1荊州市交通事故賠償律師: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15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私企未交保險員工如何維權
2021-02-16在不同保險公司投保人身意外和重大疾病險,如何理賠
2020-12-07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研究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