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調解方法有哪些
1、直接調解的方法
首先要善于傾聽雙方當事人的意見,不可先人為主,偏聽偏信。然后以完全公正的心態,關心愛護的態度,疏導說理的方式,循循善誘的言語,苦口婆心,反復調解啟發當事人的思想覺悟,最直接的對雙方進行調解。
2、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方法
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方法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人民調解員在調解民間糾紛應當遵照合法性的原則,嚴格依法律調解,對糾紛的解決沒有具體法律規定可循時,依照社會主義道德的要求處理。二是指人民調解員在調解民間糾紛的時候,應當堅持法制教育與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即一方面應當對當事人宣傳講解國家現行法律的要求,進行普法教育;另一方面應在調解中提倡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和善良風俗,進行倫理道德的教育。這是人民調解工作的性質決定的,也是人民調解工作的內在要求。要善于適用法律條文、政策規定和優良的傳統教育當事人,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道德觀念。
3、動員多種力量協助調解的方法
也就是要善于利用當事人社會關系中積極力量來幫助說服當事人。人民調解的對象主要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民間糾紛,這些糾紛實際上是社會主義條件下人民內部矛盾的體現。這些糾紛種類不同,有簡單復雜之分,而且有著各種各樣的背景原因,要想順利解決它們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而言,調解工作主要是依靠調解員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這對多數當事人是有效的,但有些時候耐心的說教并不能觸動當事人,這往往是因為調解員不能準確的把握當事人思想問題而造成的。常言道“一人智短,二人智長”,“一個好漢三個幫”。同樣,一個調解員或某一個調解組織的能力和水平總是有限的,但只要善于動員多種力量協助調解,共同解決當事人的思想問題,糾紛就會由難變易,迎刃而解了。有時對于正在發生或已發生過的民間糾紛,要當事人自己妥善處理之,是件困難的事。因為不論當事人的意志如何,修養怎樣,當事人處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之中,生活在現實里,要受到周圍各種力量的影響。糾紛的解決很多時候不是當事人自己能獨自決斷,一說了之的。這也需要人民調解員調動影響糾紛和當事人的外部因素,幫助當事人處理糾紛。而且人民調解的任務之一是及時地、盡早地調解民間糾紛,防止矛盾的進一步惡化,避免小事變大事,民事糾紛變成刑事糾紛。這就要求調解員及時采取措施盡快解決糾紛,而動員多種力量協助其調解工作,正是解決糾紛事半功倍的方法。可見,做好調解工作,除了靠調解員本身的努力,還需取得當事人的親友和社會力量的支持和幫助。另外因為人民調解組織設在基層,人民調解員生活在人民群眾中,調解員比較了解與糾紛當事人聯系密切的親友以及相關的社會力量,這也便于調解員動員這些力量幫助調解。
當事人的親友一般指與當事人的關系密切的親戚與朋友,他們之間的感情親近,彼此有一定的信任基礎,了解當事人的思想問題的癥結所在,可以對癥下藥,參與調解一般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所謂社會力量,一般指當事人的工作單位、當事人居住地的基層組織以及有關社會團體、當事人的街坊鄰居等等。親友和社會力量參與調解不僅有利于解開當事人思想上的疙瘩,同時有利于當事人自覺履行調解協議。有些當事人認為調解組織的調解沒有約束力,造成調解的時候你說你的,調解以后我行我素的后果,完全不尊重調解員的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借助親朋的情感力量和有關單位、社會組織的管理權威和約束力以及輿論的監督力量來彌補調解組織在強制力方面的欠缺。
在具體運用這種方法時,應當注意要尊重當事人的意志,不能盲目的動員當事人身邊所有的社會力量,以免泄漏當事人的隱私,不必要地擴大糾紛的社會影響,引起當事人的反感,造成過猶不及的后果。在動員當事人的親友以及相關的社會力量幫助調解的時候,應當運用法律和政策啟發他們從當事人的利益和社會安定團結的大局出發,自愿提供幫助和支持。運用這種方法的關鍵之處在于應依照各個糾紛的具體情況的不同,而靈活地選擇親友和不同種類的社會力量,采取適當方法利用其幫助進行調解。
4、抓住主要矛盾進行調解的方法
也就是要善于調查研究,查清事實真相,找出糾紛的原因、爭執的焦點和糾紛中的關鍵人物。民間糾紛不僅廣泛存在,而且發生的原因錯綜復雜,情況不斷變化,千頭萬緒。這就要求調解員在調解糾紛時,要能夠全面了解糾紛的情況,掌握糾紛發展變化的規律,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從而牢固把握調解工作的重點。一般而言,要順利解決糾紛,特別是復雜的糾紛,就必須學會抓主要矛盾,突出調解工作重點的方法。當然抓住主要矛盾和解決主要矛盾,并不是忽視次要矛盾的解決。因此,調解員在解決糾紛的實際工作中,不僅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關鍵,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而且要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注意處理好其他次要矛盾。
5、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方法
要善于把說服勸導工作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一般而言,調解工作主要是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這對多數當事人是有效的,但有些時候耐心的說教并不能觸動當事人。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們的一切活動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出丑。一個人產生的思想問題、與他人發生糾紛,大多數與切身利益有關。有些民間糾紛發生的原因,是當事人在生產生活中確實存在一定實際困難。解決這類糾紛,要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找出癥結所在,切實幫助解決。困難解決了,矛盾也就化解了。因此在調解民間糾紛時,調解員應當注重解決在糾紛中當事人所面對的實際問題。如果不注意解決當事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調解員對當事人的思想開導就會脫離當事人的實際狀況,難以收到實效。可見,在調解民間糾紛時,調解員不僅要說服教育當事人消除思想上的隔閡,而且要切實幫助解決糾紛所涉及當事人實際困難和問題,才能最終徹底地化解糾紛。
6、換位思考的方法
換位思考,指在解決糾紛時,要從不同的人、角度、高度、層次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做到考慮周全,問題解決得圓滿徹底,不留后遺癥。換位思考的方法在具體應用時,分兩個方面。一方面,調解員應當站在當事人雙方的立場和角度,尋找全面解決糾紛的適當方法。要協調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不僅要求當事人之間的交流,而且調解員與當事人的交流也不可缺少,換位思考在與當事人溝通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了解對方的立場、感受及想法,調解員就無法正確地思考與回應。可見交流離不開理解,理解離不開換位思考。只有通過換位思考,從當事人雙方的立場來看事情,才能真正理解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了解當事人的想法,理解當事人,是與當事人真誠交流,取得當事人信任的前提。現在調解員已經意識到了理解當事人的重要性,但是不幸的是,有些人缺少了換位思考的意識。他們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當事人的想法、感受及要求,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場上去想當事人“應該”有什么想法、感受和要求。調解員認為自己是在為當事人著想,但以此為前提的調解效果并不像調解員所想象或期待的那樣。調解員面對這種情況,覺得委屈,覺得自己“好心沒好報”。其實出現這種情況是必然的,因為調解員這種對當事人的理解,是以本位主義來了解當事人的想法及感受。調解員的這種做法忽略了當事人真正的想法及感受所以既缺乏了對當事人的尊重,又沒有真正做到為當事人著想。調解員只有善于進行換位思考,想當事人所想,急當事人所急,才能避免自己考慮不周全或遺漏之處。調解員在提出調解方案或引導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時,也應當注意換位思考的方法。站在當事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去思考矛盾產生的原因、解決問題的關鍵和所能接受的向對方讓步的底線,有利于提出合情合理解決糾紛的方案。同時換位思考的方法的運用,會讓當事人感覺到調解員是從當事人的利益出發,從而消除對調解員的抗拒心理,聽取調解員的合理建議,便于調解的順利進行。
7、苗頭預測的方法
事物的演變,總有一個萌芽、發展和擴大的過程。矛盾糾紛也是如此。現實生活中,矛盾往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緩和到激化,只有認識了矛盾的特點,掌握了矛盾發展的規律,有預見性地做好矛盾糾紛調解準備工作,才能有效地防止矛盾激化。苗頭預測的方法就是要求調解員針對糾紛當事人的思想和行為不斷變化的特點,抓住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分析變化的現狀、原因,提出解決糾紛的對策,把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防止矛盾的擴大和深化。主動運用苗頭預測的調解方法是人民調解“防調結合,以防為主”的工作方針的具體要求。“防”與“調”是辯證統一的關系,能夠抓住糾紛發生或深化的苗頭,消除糾紛,或使糾紛盡可能減少,這是一種最好的調解。這就是要求調解員在調解工作中要注意觀察糾紛當事人思想行為的發展變化的蛛絲馬跡,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抓緊工作,積極疏導,妥善解決,這樣才能切實預防矛盾激化和新糾紛發生。
8、模糊處理法模糊處理法,就是對矛盾雙方進行勸解,特別是對人們之間的一些非原則性問題,常可采取這種方法。模糊是介于無序和有序之間的狀態。模糊其實是我們生活中的經常感受,我們經常可以知道事物的大致發展方向,事情的大致處理方法,但我們無法也認為沒有必要用規則對其進行精確計算或劃分。如果在處理任何問題,尤其是人們之間涉及感情因素的糾紛也要求必須明明白白、明確清楚,來不得半點模糊,這本身就不符合人們面對的事情真相。何況明確與模糊是互相依存的統一物,并存在于萬事萬物、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對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絕對化、片面化。具體而言,調解員在具體運用模糊處理法可能因為需要解決的矛盾的類型不同,具體面對的問題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模糊處理方法。人民調解員要善于運用模糊表述。人民調解員在調解當事人之間的人際矛盾時,常常會面對一時難以辨認或難于啟齒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如何表態,不同的調解員可能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些調解員過于強調態度鮮明,語言表述的清晰性,“非此即彼”,喜歡下判斷,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明辨是非,有效率地解決糾紛。其實,現實生活中的現象存在著大量的模糊性,而人的認識能力也有一種模糊特征。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調解員如果運用模糊方法,從模糊現象中抽象出模糊概念,利用模糊概念進行模糊判斷和模糊推理,再使用模糊語言進行表述,會收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人民調解員在剛開始接觸當事人的時候,要耐心聽取當事人陳述,不要急于表態,更不要隨意批評,僅僅需要用一些模糊的語言表達出對當事人關心的態度和自己一定會公正處理的決心即可。這是因為在調解員不了解糾紛詳情的時候,無法判明是非,還沒有出現明確的判斷條件和基礎。如果調解員所作出的表態與事實不符,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反把問題搞糟,影響調解組織的威信。調解員靈活運用這種模糊的語意表述與當事人溝通,一方面可以給自己贏得調查和思考分析的時間和空間,排除了馬上下判斷、作評價的不客觀性,另一方面也傳達了調解員對解決糾紛的謹慎嚴謹態度,使當事人得到調解員重視糾紛處理的感覺,可以緩解當事人的情緒,有利于改善當事人之間的緊張關系。
9、褒揚激勵的方法
在實際調處中,對被調解者優點長處及時予以表彰鼓勵就是一種有效方法。通過表揚鼓勵,縮短與當事人的距離,調動當事人的積極性,激活他的情緒,堵住可能反復的退路,從而使調解成功。這種調解方法就是褒揚激勵的方法。
強烈的自尊心、自信心、榮譽感和上進心是一個正常人固有的心理特點,人的思想活動是有目的性的,適時適度的激勵就會激發出人們的榮譽感、自豪感、光榮感和責任感。人人都喜歡被夸獎,何況正在糾紛中的當事人。出現糾紛,本來就會使當事人產生焦慮、懷疑情緒,或多或少引發當事人對自己行為方式的置疑。一般而言,糾紛中的當事人因為與對方利益對立或思想方法的不同,往往會與對方發生爭執、吵架甚至毆斗。此時,當事人一般都處于情緒激動中,口不擇言,出口傷人的情況屢有發生。聽到這些不中聽的話,多多少少當事人的情緒都會發生波動,甚至已經確立的原有的自我評價都會有貶抑的趨勢。這種情況下,當事人需要第三者贊同自己的觀點,支持自己的主張,這是通過他方認同自己來加強對自己的肯定,恢復自信的最佳途徑。當事人的朋友和親人無疑會支持他們,但于由他們具有傾向性的身份,使得他們的認同與支持顯得不是那么可信和具有說服力。而調解員作為一個獨立、中立的第三方,當事人會認為調解員對自己的贊揚是公正的,他的贊揚對當事人而言也就顯得彌足珍貴。調解員應當抓住當事人的這個心理,盡量發掘當事人的閃光點,適當地贊揚他們。
在調解糾紛中,使當事人恢復平靜的心理狀態是很重要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比較冷靜地看待糾紛的產生原因、發展過程與自己的觀點。實踐證明,贊揚的話有穩定情緒,平息激憤之情的功效。因為贊揚的話使當事人感到他獲得了調解員的理解,他無需通過積極的辯解和激烈的言詞表明自己行為的正當性,而可以較為平靜向調解員講述自己的觀點,表明自己的態度。此時如果調解員能夠耐心開導,多數當事人愿意敞開心扉。
10、勤回訪、樹典型的方法
要善于適時回訪,鞏固調解成果。要善于抓典型人、典型事,解決一件,教育一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用期工齡如何算
2021-01-09在法庭上做偽證不犯法嗎
2021-02-28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房產抵押需要哪些資料
2020-11-26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支票日期填寫規范是什么
2020-12-08財產保全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2-20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保險公司不認交警判的責任怎么辦
2021-03-17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如何使保險公司的責任免除條款真正的免除保險責任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