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過了申訴期再審程序
新的民訴法解釋第395條第2款明確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超過法定申請再審期限……,人民法院應當裁定駁回再審申請。”從而明確了民事案件逾期申請再審的司法處理方式。
但如果原裁判確有錯誤且當事人要求糾正,那么接下來當事人該怎么辦?是向黨政機關信訪還是向檢察機關申請再審或者抗訴,抑或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訴”(信訪)?此外,對行政、刑事生效裁判逾期申請再審、申訴的,又應當通過什么途徑來救濟?本期《法律江湖》,歐陽節選《從民訴法新解釋第395條第2款規定說起》相關內容與大家共享:標題為另加。
民事、行政及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
民事、行政案件為6個月,刑事案件為刑罰執行完畢后2年
對生效裁判不服的,新民訴法第204條明確規定了六個月的再審申請期限。新行訴法雖沒有規定再審申請期限,但其第98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據此,行政案件的再審申請期限也應為六個月。
新刑訴法及其司法解釋同樣沒有規定再審申請(申訴)期限,但《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法發[2002]13號)第10條卻規定刑罰執行完畢后兩年的申訴期限,同時規定了逾期申請的例外情形:
(1)可能對原審被告人宣告無罪的;
(2)原審被告人在本條規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人民法院未受理的;
(3)屬于疑難、復雜、重大案件的。
不屬于這三種情形的,逾期申請不予受理。而在現實中,逾期申請再審的情形屢見不鮮。這樣,不論是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還是刑事案件,都有因逾期申請再審而被駁回的情形存在。
申訴與再審申請權,是由法律設定的當公民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時請求國家機關予以救濟保護的權利手段,都屬于訴權的范疇,因此,實務中常常被混用甚至混淆。其實,申請再審和申訴不一樣,申訴是一個民主權利,屬于廣義的訴權,具有"六無限"的特點,即沒有次數限制、沒有級別限制、沒有案件限制、沒有申訴主體限制和沒有針對機關的限制。也正因為申訴沒有具體條件的限制,才導致當事人及其他人申訴非常困難。而申請再審作為一項訴訟性權利,則必須具備相應的法定條件。
一、申請再審的主體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再審申請的主體嚴格限制為原審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無權提起再審申請。
二、申請再審的對象是確有錯誤的生效判決與裁定,以及違反自愿原則或者內容違法的調解書。而申訴則不受這一限制,申訴既可以針對未生效的法律文書,也可以針對已生效的法律文書。此外,申訴還可以針對一些違法行為等。
三、申請再審的期限是法律文書生效后的2年內,超過2年,則喪失了申請再審權。而申訴則沒有時間限制。
以上便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民事案件過了申訴期再審的有關程序,相信大家看了這篇文章后知道了如何處理這方面的知識,當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知道如何處理。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辦完婚宴就分手退男方彩禮嗎
2020-12-15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違法但不犯罪如何處罰
2021-03-24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房產證上會有抵押信息嗎
2020-12-10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連帶責任后房產贈與有效嗎
2020-11-09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保險糾紛非訴和解案
2021-02-03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保險車輛損失情況確認書沒蓋章有效嗎
2020-12-26工程中標后不開工如何索賠
2021-02-2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