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 知識產權侵權 侵犯知識產權罪 專利申請 著作權登記 專利轉讓 商業秘密 商標轉讓 注冊商標
實踐中,并不是只要給他人的專利造成了損害的,那么就會構成專利權侵權,有些情況下雖然表面看著像是專利侵權,但實際上卻不視為專利權侵權。那到底哪些情形不視為專利權侵權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具體了解。
一、哪些情形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二、專利侵權行為應同時具備四個條件:
1、有被侵犯的對象:即侵犯的必須是受專利法保護的專利產品或方法,對于已經過期,宣告無效或放棄的專利的實施,不構成侵權;
2、有法定的侵權行為:如制造、使用、銷售或許諾銷售、進口別人的專利產品,或使用了別人的專利方法,使用、銷售、進口了以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3、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即以贏利為目的實施他人專利的行為,如果專門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技術或個人出自愛好或自用等非盈利目的制造、使用專利產品或使用專利方法的行為,也不屬于侵犯專利權;
4、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如果是經專利權人許可或默許的實施行為,則不構成侵權。
從《專利法》中的規定可以知道,在上述四種情況下,即使行為侵害了專利權人的專利,一般也是不視為專利權侵權的。那么此時,行為人就不用承擔專利侵權責任。實踐中,認定是否構成專利侵權,需要看行為是否滿足法律中規定的條件,若滿足的,那么才能認定為專利侵權。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揚州律師。
專利侵權要收集哪些證據
專利侵權糾紛有哪些解決方法
如何判定是否造成專利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如何正確認識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2021-02-27如何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4簽勞務合同有什么待遇
2021-03-18確認成立勞動關系訴訟時效是多少年
2021-03-16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調解委員會調解時間和次數有限制嗎,有什么作用
2021-02-01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產品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有哪些
2021-03-05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