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單方變更情形之外,用人單位如何規避變更勞動合同的風險
除了法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變更勞動合同的情形之外,只能依照雙方協商一致的原則進行,包括約定變更及即時協商變更兩種情形。
(一)約定變更
所謂約定變更,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事由,當約定的變更事由出現時,用人單位可以如約變更勞動合同。此種做法只適用于變更事由可以預見的情形,例如,用人單位預計在不久后將搬入A地辦公,此時在招聘員工時,即可在勞動合同中對合同期內工作地點的變更作出明確約定,當然,約定變更后的工作地點必須是確定的,不能籠統地約定不論工作地點如何變化,用人單位均可變更勞動合同。
(二)即時協商變更
用人單位作為經營者,其面臨的市場環境瞬息萬變,其可能會順應市場要求即時變更勞動合同,此時一定要與勞動者充分溝通,取得勞動者的理解和認可,雙方協商一致變更勞動合同。協商的過程要做到書面化,包括向勞動者送達變更意見書,意見書的內容主要包括:變更理由、答復期限、要求勞動者予以書面答復及逾期未答復的后果等。即時協商變更可能出現的結果主要有:
1、雙方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一致,變更后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這是最理想的結果;
2、勞動者未予明確答復,但服從了用人單位的安排,可以認定為勞動者以其行為表明已經同意變更勞動合同。法律依據為最高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若干問題的意見(實行)》第66條的規定,“一方當事人向對方當事人提出民事權利的要求,對方未用語言或者文字明確表示意見,但其行為表明已經接受的,可以認定為默示。不作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規定或者當事人雙方有約定的情況下,才可以視為意思表示。”
3、勞動者逾期未予答復,且未服從用人單位安排,此時不能視為勞動者默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任何一方要求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內容,都應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被通知方接到通知后,應在15日內做出答復。逾期不答復,視為同意變更勞動合同。”有了這條約定,在勞動者逾期未予答復時,即可視為勞動者同意變更勞動合同。
4、勞動者明確答復不同意變更勞動合同,此時,用人單位要在與勞動者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權衡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與的經濟成本后作出相應的決策。
中的風險規避的好,變更后的勞動合同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是有利的。不管是怎么樣的變更方式,最后都是為了能夠減少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交通事故訴訟糾紛要做些什么
2020-11-13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放棄房屋所有權如何辦理
2020-12-19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勞動者被裁員是怎么賠償的
2021-03-21煤礦井下用工最長不超過多少年
2020-11-10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19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保險合同案件的特點、問題及對策
2020-12-05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