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勞動合同法》中規定要給予補償,但具體標準未明確。
對于應支付多少的補償費用,根據每個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情況不同而不同,法律上也沒有明確的數額標準。在實踐中,一般可以按照上一年度年收入的1/2或者2/3。補償費的支付方式可以一次付清,也可以分次付清,可以在在職時給付,也可以離職時給付。如《深圳經濟特區企業技術秘密保護條例》第17條規定:競業禁止協議約定的補償費按年計算不得少于該員工離開企業前最后一個年度從該企業獲得的報酬總額的2/3。
競業禁止協議沒有約定補償費的,補償費按照前款規定的最低標準計算。珠海有關條例規定:企業與員工約定競爭限制的,在競爭限制期間應當按照約定向員工支付補償費;沒有約定的,年補償費不得低于該員工離職前一年從該企業獲得的年報酬的1/2。
競業限制的范圍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知悉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限制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與本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業務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本條是關于禁業限制的范圍的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與知悉其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內,勞動者不得到生產與本單位同類產品或者經營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與用人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者業務。
盡管有些信息在勞動合同期間未經允許,勞動者不得披露給第三方或者復制,但是如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憑記憶而掌握這些信息,則勞動者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可以利用。實踐中,勞動者泄露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事件時有發生,對用人單位造成了較大的損害。為了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訂立競業限制條款。但是,如果勞動者復制或者故意記錄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掌握客戶名單,是為了將來解除勞動合同后使用,這種行為構成對誠信義務的違反,即便沒有競業限制協議,用人單位也可以依據有關法律規定保護自己的商業秘密。
更多相關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五級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3-04手寫的房屋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0-12-31醫院泄露個人隱私賠償
2020-11-19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非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需要披露嗎
2021-02-17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傷殘鑒定程序怎么辦理?
2020-12-17勞動仲裁調解協議書范本
2020-11-10公有住房承租人糾紛怎么辦
2020-11-12犯罪中止的定義與適用
2021-03-12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試用期正常離職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11-08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