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無效合同應當注意什么
無效合同作為典型的私法行為,合同必須在公權許可的限度內實施,無效合同就是國家公權干預的結果。所謂無效合同,是指已成立,因欠缺法定有效要件,在法律上確定地當然自始不發生法律效力的合同。這里的不發生法律效力,是指不發生該合同當事人所追求的法律效果。國家公權不應當過分干預私法下的行為,因此,認定合同無效應當完全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進行,主要原則如下:
(1)不非(違)法即合法有效。只有法律、行政法規明確規定合同違反某強制性規定無效,合同才能被認定為無效,否則,一概不無效,此即所謂“法不設責即豁免”。對于一份已經成立的合同,只要合同中不存在阻卻合法有效的法定事由,該合同就應依法認定為有效。
(2)慎重對待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的強制性規定。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一般性規定的合同,不再被確認為無效。
但是,對于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頒布的關系到國計民生和國家重大利益的行政規章中的強制性規定(例如有關外匯、外貿管理方面的規定),在未上升為法律或行政法規之前,有司法解釋的,應依照司法解釋的規定,確認違反上述規定的合同無效;無司法解釋的,應根據具體情況,以《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四)項中“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等理由確認合同無效。而如果機械地以合同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為由,一概宣告合同有效,在當前立法活動滯后的情況下,又會產生惡劣的社會影響。
(3)認定合同無效一般應以當事人請求為前提,法官不要輕易主動地去認定和宣告。要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該請求權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根據合同法理論及《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來看,在法院作出合同無效的認定之前,該合同應該是有效的。除非合同必然無效,法官一般推定有效。只有當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認定合同無效的請求或主張時,法院才能確認合同無效。但如果合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由于缺乏合同無效的請求權主體,所以允許法院主動認定其無效。
合同的出現背后有著無數法律法規的約束,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前提當然是合同要合法,妄想通過一份合同就能不勞而獲是不現實的,同時對于各類合同的書寫及有效性認定流程也有法律規定非常嚴格,如果簽訂重大合同前請咨詢下專業律師,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可能出現哪些問題
2021-03-18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婚外情取證注意事項
2020-11-24整容失敗沒有合同怎么起訴
2020-11-24村集資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07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投保人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費案
2021-03-12倉儲物的保險賠償金及保險代位求償權的案例分析
2021-01-17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2020年保險公司訴訟費賠償費
2021-01-2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土地協議出讓方式有怎樣的缺陷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