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一.工傷認定:
1.由用人單位在事故發生后30天內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用人單位不申請的,工傷職工在事故發生后一年內向該機構申請工傷認定。
2.提交材料包括:
⑴.單位法人執照或營業執照(復印件);
⑵.職工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文本原件以及復印件,或者其他能證明職工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⑶.出具縣級以上醫院的診療診斷證明書;⑷.受傷人員的身份證明(復印件);⑸.工傷事故報告。
3.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接到工傷認定申請或補正材料后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制作《工傷認定決定》,將《工傷認定決定》送達申請人以及受傷害職工(或其直系親屬)和用人單位,并抄送經辦機構。如果沒有予以認定,可以向工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所在人民政府或是其上一級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訴訟。
二.勞動能力鑒定:
1.由用人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其直系親屬)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填寫《勞動能力鑒定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⑴.《工傷認定決定》;
⑵.受傷人員的身份證明(復印件)及其近期照片;
⑶.出具縣級以上醫院的診療診斷證明書;
⑷.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其他材料。
2.直系親屬提出勞動能力鑒定申請需要提供與工傷職工關系的證明。
3.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應當自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必要時可以延長30日。鑒定結論做出之后,單位或者工傷職工對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鑒定結論后15日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該再次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三.工傷賠償:
1.包括兩部分,一是工傷保險待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單位支付),二是傷殘鑒定賠償。
2.確定傷殘等級后,如果用人單位繳納了工傷保險,員工按照法律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反之員工可以對用人單位提起勞動仲裁。工傷職工收到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后60日內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工傷保險待遇。
3.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后,應當在組成仲裁庭后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若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在法院判決后,如果用人單位不履行義務,工傷員工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根據新修訂的《民事訴訟法》申請執行的期間為2年,并且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請執行書之日起超過6個月未執行的,申請執行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上一級人民法院經審查,可以責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內執行,也可以決定由本院執行或指令其他人民法院執行。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工傷鑒定與工傷賠償的一些的知識了,對于這些工傷的知識相信大家通過本文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或者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機動車事故鑒定怎么做
2021-02-24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連帶責任中求償權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01車輛與狗碰撞屬交通事故嗎
2020-12-03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非親生子女離婚歸誰
2021-03-03離婚是否引起法定監護人的變更
2020-11-25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4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民間借貸房屋抵押必須辦理抵押擔保手續嗎
2021-02-15簽了合同剛入職兩個星期怎么離職
2020-12-27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