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是否需要公告
首先,當發生解除勞動合同事件時,法院的開庭通知偶爾會采取公告送達(當事人下落不明)或留置送達(拒絕簽收)的方式,但不一定需要簽收。然而,實際操作中在送達解除勞動合同的時候,往往不會直接采用公告送達,而是其他送達方式沒生效時才會采用。
一、相關概念
勞動部《關于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6條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消滅勞動關系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協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三種;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既可以由單方依法解除,也可以雙方協商解除;法定解除是指出現國家法律、法規或合同規定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時,不需雙方當事人一致同意,合同效力可以自然或單方提前終止;約定解除是指合同雙方當事人因某種原因,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互相協商,在彼此達成一致的基礎上提前終止勞動合同的效力。
解除勞動合同是勞動合同從訂立到履行過程中可以預見的中間環節,依法解除勞動合同是維護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正當權益的重要保證。
二、關于勞動合同解除的一些規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3)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4)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9條
(1)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依據勞動法第三十九條解除勞動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是指:被人民檢察院免予起訴的、被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被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第三十二條免予刑事處分的。
(2)《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綜上所述,解除勞動合同不一定需要進行公告,因為除了以公告的形式送達外,還有很多其他方式,而是在那些方法不管用時才采用公告送達的方式。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解除勞動合同需要公告嗎”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若您還存在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和精神損害賠付標準
2021-01-01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離婚起訴書范文2020
2021-03-03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對商事仲裁委員會做出的管轄權異議裁定能否上訴
2021-02-16交通事故認定書怎么確定
2021-01-15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癲癇患者能夠辭退嗎
2020-12-24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