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遲審判的條件是什么?
延期審判是指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在某些法律情況足以影響審判的情況下,法院決定推遲審判活動。
1。有必要通知新的證人出庭并獲得新的物證,重新確認身份或進行調查。檢察官發現公訴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并提出建議。由于當事人申請回避,審判不能進行。
在司法解釋規定推遲審判的情況下:
1。被告人拒絕辯護人當庭辯護,要求委托其他辯護人的,應當同意并宣布延期審理。被告人請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合議庭同意的,應當宣布延期審理。(最高法院解釋第165條)。辯護人拒絕按照規定繼續為被告人當庭辯護的,合議庭應當準許。被告人要求委托其他辯護人的,合議庭應當宣布延期審理,被告人應當委托其他辯護人或者由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最高法院解釋第164條)
推遲審判和審判期限
1。通知新的證人到庭,獲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延期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延期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2。檢察官認為公訴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并提出建議;(合議庭應當同意。但是,建議延期審理的次數不得超過兩次。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內完成補充偵查。補充偵查完成并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應當重新計算>試用期)
3。因當事人申請回避不能進行審判的;(撤銷期限的延長應包括在審查限額內。)
4。給辯護人準備辯護的時間;(從案件宣布審理之日起至第十天,辯護準備時間不包括在審理期限內。)
1。以拒絕辯護等理由委托或指定其他辯護人或辯護律師。如果需要給被告人和辯護人必要的時間為變更或追加起訴準備辯護,檢察官可以建議合議庭推遲審判。公訴人要求出示庭審前提交人民法院的證據清單以外的證據,被告人提出異議的,審判長認為必要的,可以準許出示證據。辯護方提出為新的證據作必要準備的,可以宣布休庭,并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辯護方作必要準備的時間。法定期限屆滿后,開庭繼續。
法律規定,延期審理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一個月,審理次數不得超過兩次。法院對延期審理的裁定,可以作為本案的終審判決。以上是魯巴小編整理的關于延期審理和審理期限的相關內容。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曠工幾天算自動離職
2021-01-23兩個自然人可以成立公司嗎
2021-02-15股權是否可以作為股東的出資方式
2020-11-28貸款保證擔保中的法律風險
2020-12-31交通事故肇事者應采取哪些措施
2020-11-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仲裁裁決的效力怎樣
2020-12-07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模板是什么
2021-01-03職工骨折單位能辭退嗎
2021-03-06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單位終止合同提前多久
2020-12-10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保險合同解除
2021-02-16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