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68條規定,人民法院對申請或者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作出的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按照互惠原則進行審查后,認為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裁定承認其效力,需要執行的,發出執行令,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基本原則或者國家主權、安全、社會公共利益的,不予承認和執行。根據這一規定,外國法院的判決要得到我國的承認和執行,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作出判決的法院所在國家與我國存在條約關系或互惠關系。這又分三種情況:
(1)我國與該外國都是某一多邊公約的締約國或參加國。
(2)我國與該外國簽訂了雙邊條約,該國法院的判決在我國承認和執行,應按司法協助條約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辦理。
(3)我國與該外國雖然沒有參加同一公約,或沒有簽訂雙邊條約,但存在互惠關系。
2、申請或請求我國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判決必須是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
3、申請或請求我國法院承認和執行的外國法院判決不得違背我國法律的基本原則,并且不得損害我國的國家主權、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
此外,我國在與有關國家簽訂的司法協助條約中,對相互承認和執行法院判決的條件和程序作了具體規定。根據這些規定,我國法院對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外國法院判決不予承認和執行:
(1)按照我國法律有關管轄權的規定,判決是由無管轄權的法院作出的。
(2)根據作出判決的法院所在國的法律,該判決尚未確定或不具有執行力的。
(3)敗訴一方當事人未經合法傳喚,因而沒有出庭參加訴訟,或者在沒有訴訟能力時沒有得到合法代理。
(4)該外國法院判決在我國強制執行有損于我國主權、安全或公共秩序;
(5)我國法院對于相同的當事人之間就同一事實和要求的案件已經做出確定的判決;或者我國法院已經承認了第三國法院對于相同的當事人之間就同一事實和要求的案件所做出的確定的判決。
判決經審查后如無上述規定的拒絕承認和執行的情形,判決按我國法律規定的程序執行。
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的程序有三種:
(1)承認和執行與我國締結或參加了國際條約的國家的判決,按照國際條約的規定,由外國法院向我國法院請求。
(2)如果請求承認和執行的判決的國家與我國有互惠關系,按照互惠原則,由外國法院向我國法院提出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輕微交通事故當事人怎么處理
2021-02-10公司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1-03-01夫妻分居多長時間可以離婚
2021-02-14個人股權轉讓要求有什么
2021-01-17從一起擔保追償權糾紛案看公司法第60條及擔保法司法解釋第4條的
2021-01-18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有何規定
2021-02-04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談人身保險業務中定點醫院管理行為的性質-----兼談限制競爭行為
2020-11-23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土地流轉合同幾年一簽
2021-02-01安慶市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情況是怎樣的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