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十屆會議第80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已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2007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
目錄第一章總則第二章調解第三章仲裁第一節總則第二節申請與受理第三節聽證與裁決第四章附則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公平競爭,制定本法及時解決勞動爭議,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2) 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3) 因退市、辭退、辭職、辭職引起的爭議;(4) 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等發生的爭議;(5) 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賠償引起的糾紛;(6)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第三條勞動爭議的解決應當實事求是,遵循合法、公正、及時、調解為主的原則,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第四條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邀請工會或者第三方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解決協議。第五條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協議不成或者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六條發生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主張提供證據。如果與爭議事項有關的證據屬于業主控制和管理的,業主應提供證據;發包人未提供的,由發包人承擔不利后果。第七條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有十人以上共同請求的,可以推舉代表參加調解、仲裁或者訴訟活動。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與工會、企業代表建立協調勞動關系的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重大勞動爭議問題。第九條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不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醫療費、經濟補償金、工傷補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從法律效力來看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關系表現
2021-03-13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限期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0-11-08保證的方式及先訴抗辯權
2020-11-21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家庭暴力如何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1-01-23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單位過錯造成員工自殺如何賠償
2021-01-16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申請在家辦公工資怎么算
2021-02-24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被保險人酒后駕車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1-01-18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